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配角抢尽风头(图)

(2010-01-23 00:38:14)
标签:

孔子

周润发

周迅

陈建斌

影评

娱乐

分类: 影视娱乐频道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福州』《孔子》观影笔记

发哥气场不够,配角抢尽风头

文/秦子陵

    22日晚在福州某影院,新浪福建与当地某广播调频合作组织了网友《孔子》观影活动,许多新浪福州博友、新浪福建论坛的网友一起观看了中影的史诗贺岁大片《孔子》,子陵有幸参与到其中,并看到了许久未见的福州汉服天下协会的朋友们,他们身着汉服盛装,前来为《孔子》助兴,通过简单的展示,向大家介绍了汉服自古以来的发展历程,让大家开了眼界,不少网友纷纷与汉服协会的展示者合影,兴致不小,为当晚观影开了个好头。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观影厅外,网友与汉服表演者合影

    既然是观影笔记,闲话子陵就少提,直接说电影。子陵不是专业影评人,全凭对电影的一片热爱,认真看完了《孔子》全片,并表达自己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看法。可能是因为之前对此片寄予了太高的希望,看完之后竟然稍稍有些失望,片子并没有达到子陵期待的精彩程度。

    诚然,片子里不多的几个战争场面还算可以,在据说投资很大一部分给了大牌们的情況下,能弄出这样的效果算是不错了,一给大景就拉的老高——直接虚了= =,接着就凑近给近景,钱不够吧?理解,理解。

    但《孔子》的精彩与否,绝对与这些所谓的战争大场面无关,别人不知道,但就子陵而言,去看这部电影,为的是看这个流芳千古的大圣人,主角孔子的精彩,才是电影的灵魂。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男一号令人失望

    然而,子陵失望了,发哥的孔子,也许正如之前看到某位外籍观众的评论说的那样,演出了一个好人,却没有演出一个圣人。子陵不反对孔子走下神坛,回到凡人身份,但发哥的表演尽管细腻,相比有着深厚古装正剧功底的几位大陆演员来说,发哥的气场,太弱了。给子陵的感觉是,孔子全片看过来,蔫蔫的,没什么“气势”。子陵琢磨着,恐怕有以下几两点原因:

    首先,汉服协会的朋友在看完之后也有提到,他们觉得《孔子》不管是为了调节气氛还是接近民众都好,不该不严肃,这是一个沉重、严肃的题材,就应该正经拍。子陵对待国史的态度当然没有他们这些专业古文化爱好者这么严格,但是依然觉得,发哥本来演古装正剧就有点偏轻佻不对味,在剧情上更不应设计类似太过轻松甚至轻佻的桥段,孔子是凡人化了,但他依然是圣人,而且他已经五十一岁,学术大成了,如果是年轻版这么处理,子陵没啥意见。

    其次,关于古装正剧,子陵一直坚持演员必须有很深厚的话剧功底,例如近来热播的历史大剧《大秦帝国》,从主演王志飞、候勇到配角孙飞虎许还山都是很出色的话剧演员,一举一动,那种台词功力,节奏的把握,情绪的控制或抒发,在古装正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咱们的发哥显然没有这火候,也许他在处理一些细腻的地方时,有其几十年的功力在,但是古装正剧那种“氛儿”,没出来,所以感觉蔫蔫的。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鉴于陈建斌的精彩表现,对他的“曹操”一角十分期待

    配角“喧宾夺主”的精彩演出

    所幸,《孔子》依然有几位有着深厚的话剧功底的优秀演员,扮演齐候的马教授自不必说,虽然只有少数几场小戏但仍极其出彩;姚橹也是古装正剧沙场老将了,他表演的鲁公中规中矩,表现鲁公那种“装傻”的桥段,惹来全场仅有的一阵轻笑声;上面提到的许还山老师也在有出现,他扮演的老子只有短短一场戏,好个仙风道骨的道家老祖,配合那飘渺的仙山美景,不由让子陵感叹,真超然世外的仙人也!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马精武饰演齐候(右)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鲁公一角令人印象颇深

    当然,鲁国齐国诸臣和孔子的弟子们表现都很不错,这里要重点提到的是“季孙斯”陈建斌和“颜回”任泉。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2.png配角抢尽风头(图)" />
    陈建斌要不是戏份比男一号少很多,子陵一度产生他才是主角的错觉,气场太强,表演太有霸气,把男一号的风采全压过去。这种气派,看来新三国里至少曹操是十分值得期待的。辩论那场戏,虽然最后孔子辩赢了,子陵却错觉场面上
季孙斯压过了孔子,那种乱世奸雄的沉稳、大气淋漓尽致。季孙斯老年面对齐国大军,追悔当年逐走孔子,那一段的表演让子陵惊叹,陈不愧是公认的实力派演员。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夫子与回,情深义重。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1.png配角抢尽风头(图)" />

    看点:夫子与回的师生情

    任泉是偶像明星出道,但并没有专门走偶像的路子,而是在无数的男二号、配角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这次导演找他演夫子最钟爱的弟子颜回,说是看上了任泉那一双纯净无杂的眼睛,子陵觉得选对了,正是这双眼睛把回对夫子的深切情谊诠释得入木三分。《孔子》全片最令人动容的情节也落在颜回与孔子那一份真挚的师生情上,从夫子只身出走,颜回背着行囊在路上守候,一直到最后回坠入冰河身亡,夫子是形,颜回是影,形影不离。生命的最后,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没有接受师兄弟们要立即拉他上岸的救助,几次潜入冰河底寻找书简,一直到最后紧紧抱着几卷书简浑身僵硬慢慢浮上水面,颜回把对夫子的仰慕和尊敬一直执着到了最后。而夫子抱着回冰冷僵硬已久的尸体,久久不愿放手,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舍与悲痛欲绝,也是全片孔子情感波澜最动人之处。夫子与回的师生之情当为《孔子》此片一大看点,子陵看来,回即是夫子的学生,也是夫子的忘年知己,不管是师生还是知己,这种情感不正是现在我们所缺少的吗?如此真切执着的情谊,难怪许多“腐女”把它想象成夫子和回的“断背情缘”了,无怪无怪,只因今人难以理解。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周迅戏份不多,但十分抢眼

    周迅的表现合理但无明显突破

    演员的最后要说到周迅,子陵非常喜爱的一个演员,但这次戏份不是太多,从角色来说,南子更像是电影的一个噱头,所以前面那场“野奔”戏感觉是刻意为周迅打造的;后面那场就是期待已久的“子见南子”,发哥的表现没有像之前预料那样吸引到我,倒是周迅的表现很到位,从试探到情真意切的邀请再到最后对夫子的感叹式评价,三个情感阶段转变很自然,但因为是周迅,所以算是一份及格的答卷,因为子陵认为她有这种表现是理所应当的。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夫子周游列国,尝遍人间百味,终成大圣大贤

    剧情:孔子的伟大“容不下”政客和军事家这些身份

    最后说一下之前争议最大的剧情比重问题,许多任一直都反对胡导演放太多关于孔子打仗从政的环节,子陵开始觉得很没道理,为什么孔子不能有点兵家本事?为什么孔子不能来个风云政客形象呢?无伤大雅啊,可看完电影之后,子陵只能自己扇自己嘴巴,只怨自己不了解夫子圣人,作为儒家宗师,一位集大仁大爱和大学识与一身的学派宗师,孔子包涵了太多的内容,这些内容的精华,是在他的周游列国讲学之中,它的博大,已经容不下作为军事指挥者和政客的孔子的存在了。

    《孔子》让出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作为政客和军事指挥家的孔子,可能是为了让电影可看性更高一些,但后来的周游列国,仓促、凌乱,根本来不及让观众了解那十几年的故事、含义,和从中反映出来的孔子真正伟大的意义,那才是夫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的灵魂。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一部电影太短,而我们不需要了解孔子作为政客和军事家的一面,因为相比较之下,他作为一个思想者,一个夫子,一个伟大的导师的身份实在大了太多,以至于任何其他,都可以忽略了。



《孔子》:发哥气场不够 <wbr>配角抢尽风头(图)
诸子百家,辉煌的中华思想文化

    传统思想文化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子陵其实对儒学几乎没有研究,对孔圣也是更多注重自己钟爱的《诗经》,但依然很感谢有电影人会花大力气把一位作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第一人物标志的孔圣搬上大荧幕,正如美国人在孔子题材纪录片中说到的,孔子的思想和智慧是全人类的财富,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样的财富还有很多很多,中华文明正源生成的春秋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不计其数,商君、韩非子、老子、庄子、墨子……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拍成很精彩的影视作品,子陵希望《孔子》此片,能够带动更多的电影人把目光投向中华文化,拍出更多挖掘中华民族宝贵思想财富的文化大制作,引导国民去了解、去学习先贤们思想的精髓,为今所用,或修身养性,或大展宏图,则民强、国强、民族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秦子陵
2010年01月23日凌晨

『申明』
一、本文仅代表博主秦子陵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他人或媒体立场;
二、原创文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勿以任意方式转载引用;
三、博主联络方式: Mail: missindark@sina.com  Q:270523061(约稿请注明)。
    彼岸博客读者交流群:54514311、2675249 (非诚勿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