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非看不可的四个理由(图)

(2010-01-15 00:00:03)
标签:

孔子

周润发

周迅

娱乐

分类: 影视娱乐频道
《孔子》非看不可的四个理由(图)


为什么说《孔子》是部非看不可的电影?


文/秦子陵

    《孔子》是部大片,也可以说不是,因为在大多数人印象里,所谓“大片”得有大场面,好比最近席卷中国的那个对中国而言属于未来电影领域的《阿凡达》,震撼二十分钟,令人目不暇接,而《孔子》,注定是以人文氛围为主,纵然有恢宏战争场面,也是绝对的辅助;说《孔子》是“大片”,大明星、大制作、大宣传,一切都符合商业大制作运营的规格。为什么说这部电影非看不可?子陵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讨论。


《孔子》非看不可的四个理由(图)

    孔夫子

    孔老夫子对中国的影响众所周知,尽管这位老夫子在世时因为学术思想不被诸侯们认同而流亡落魄,但汉代秦之后其思想却得到了历代君主的认同,终使儒家思想统御中国封建王朝长达两千年。在很多对中国略有了解的老外眼里,孔子是中国的代名词之一,也许是所有中国文化代名词里,唯一的一个人名。先人们受儒家思教熏陶,长久以来,把孔老夫子尊为“大圣人”,就好比西方的柏拉图,对于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却一直没有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去描述他,去记录他的故事,不能不说个遗憾。如今,商业运作的大片《孔子》即将上映,“孔子”二字不离文化根本,“商业”二字必使其贴近群众易于读懂,这也许是中国老百姓们靠近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大圣人”的最佳时机了。


《孔子》非看不可的四个理由(图)

    老牌天王和新科天后

    发哥去好莱坞已经很久了,现在年轻一些的影迷可能体会不到十几年前他在中国影迷心目中的位置,子陵几乎是看着他的片子长大,至今还记得以前租了《上海滩》的录像带窝在房间里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的情形,那是港产枪战片的黄金时期,“小马哥”就是小伙子们心目中的“英雄之神”。迅哥呢,虽说也三十好几,但是还是一副孩子样的她在09年成就了华语影坛“大满贯”影后殊荣,子陵从《大明宫词》一路关注她直到最近的国庆献礼片《风声》,长久以来,周迅一直在用自己别具一格的演技超越她那“亚洲最完美的下巴”而深入人心,周迅比大部分女星都更有资格当偶像影星,但如果称她为偶像演员显然是对她的侮辱,正如某位电影评论人士所说,她“来自火星,演技已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这回发哥演孔子,迅哥儿演南子,老牌天王和新科“大满贯”天后地球擦火星,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来呢?眼见为实。


《孔子》非看不可的四个理由(图)

    “硬碰硬”的大气魄

    《阿凡达》来势汹汹,好莱坞同仁们都退避三舍,更别提国片们了。想起《大秦》里老甘龙常说的那句“飓风过岗,伏草惟存”,可《孔子》偏偏要站起来,挡一挡这“飓风”,有血性,有争心,冲它这不服输不怕输的骨气,也得去捧捧场子。再说,片子没出来,好不好子陵不知道,但敢“碰硬”,自己首先得够“硬”吧,否则就是“鸡蛋碰石头”,不是英雄反成了狗熊。《孔子》要是没点斤两,估计也不敢顶着《阿凡达》的势头上映,这份信心,也让子陵好奇这片子到底有什么资本能够对撼“蓝色外星人”。


《孔子》非看不可的四个理由(图)

    其实最简单最直接最要紧的一点,也是子陵写这篇文字的唯一目的是——《孔子》是一部国片,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国片,不是西化献媚的国片。那么,尤其在国内疯狂追捧一部“舶来片”过分成痴成狂的这个当口,对子陵而言,这部地道的国片《孔子》,看来是非看不可的。

秦子陵
2010年1月15日



『申明』
一、本文仅代表博主秦子陵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他人或媒体立场;
二、原创文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勿以任意方式转载引用;
三、现在网络评论、留言里私人小广告很多,删之不尽,请大家提高警惕,谨防受骗或电脑中毒。
四、博主联络方式: Mail: missindark@sina.com  Q:270523061(约稿请注明)。
    彼岸博客读者交流群:54514311、2675249 (非诚勿扰)
五、无题:新版博客挺好玩,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弄个投票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