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志在报国,难觅“左膀右臂”
刚过去的一天是值得全中国篮球迷兴奋的一天,中国队在最后一刻由王仕鹏一记三分球绝杀斯洛文尼亚扭转小组赛困境,顺利杀入16强。在随后的比赛中波多黎各输给了意大利,进而使得中国队在小组出线的排名中名列第三位,这是在连输三场以后球迷们难以想象的好结局。
不可否认王仕鹏那一记绝杀的决定作用,毕竟篮球足球比赛都像是一场悬念迭出的戏,关键时刻的Key
man相当重要,但是“关键先生”的美誉是给关键时刻才上场的第六人的,而不是像王这样被主教练倚重的球员。那一记绝杀并无法抵消他满场的低迷状态,导致赛后点评中,解说反复说这是王在全场比赛中的唯一入球。
伤愈即投效世锦赛的姚明是这场比赛真正的功臣,不顾体力衰退拼命打满全场,拿下36分和10个篮板,并且送出N
个盖帽,姚明在篮下甚至有时候在中远距离,给予斯洛文尼亚队员的威慑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姚明,或者甚至说如果姚明下场休息了几分钟,中国队恐怕已经溃败了,哪里还有什么机会来做“绝杀”?所谓“绝杀”,前提是比分持平或接近,这一前提如果无法充分达到,则“绝杀”无疑将是极其罕有的,评论员也说了,这么些年好像也就见到这一次。
这一次绝杀的达成,前提是姚明打满全场使得比分咬紧,而一个身高2米26的巨人,要在如此激烈的世界级别比赛中打满全场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众所周知,中锋是处于篮球比赛最激烈战域的,所以一个球队中中锋可以说是最需要板凳深度的位置。更何况是一个大伤初愈,处于各大球队“特殊照顾”高度的姚明。中国队不能指望在姚明的运动生涯中能够一直这样近乎“透支”地“使用”姚明,一旦这座长城因为伤病倒下了,场场被人丢下几十分,还玩什么“绝杀”?
阔别已久的中国队比赛,虽然不似雅典奥运会那样如同姚明率领一队“木头人”征战,但中国队的外线依然疲软,频频可以看到队友们目送着姚明面对对方多人包夹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把球弄进篮筐,转而立刻被对手球员轻松一个中投又把比分超出。防守队员几乎是呆立原地,整个外线防守被对手稍微一跑位就扯开了。有不认识姚明的外国人会说,那个大个子中锋怎么老是跑出来扑腾对手的远射啊?你以为人家姚明愿意?
火箭的“木头们”恐怕是被姚明和小麦惯坏了,而姚明,他没办法不习惯于这样,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国家队的队友几乎都是“看客”,嗜好就是——看他一个人单挑对方3人、4人……
昨天下午一起看球的一位记者前辈不止一次说要能有几个稳定能突能投的点,拥有姚明的中国队那球打起来该有多轻松?毕竟美国队只有一个,其他大多数球队,姚明一人放倒一两个是没有问题的,即使在NBA,泛泛的双人包夹对姚明来说也是小菜一叠,哪怕分散对方一半过的防守注意力,中锋和外线就有机会“多点开花”。
个人对尤纳斯的指挥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只是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当一个教练面对一群随时都可能手冷,冷不丁发飙一下又可以集体“闷”上整个半场的球员,他心里会有什么战术思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全乱了!尤所能做的,只有让姚明在场上呆着,累死他,围死他也没别的办法了。得,等到姚明累垮了,这比赛也可以不用打了,姚明之后,尤还有谁让他信得过来折腾?靠那几个“绝杀”球员吗?
要打一百几比三的“绝杀”赛吗?
在这个“胜利”的日子里,泼上一盆冷水——不要兴奋过头了,想想什么是最重要的,不要把“绝杀”玩成了“自杀”!
秦子陵 R.D.Robins
2006年8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