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开往济南西

CCTV著名主持人刘建宏几天前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和足球联赛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在他看来“CBA照样红红火火,跳水队也人才辈出”,“唯独足球,看上去穷途末路”。在他看来,在中国,体育项目里就数中国足球“问题”最多。他把足球人才的匮乏归结为普及不到位。他提出“必须走进社区、校舍,进行足球的普及和推广活动”。
但是,有句老话说,站着说话不疼腰。谁有能力让足球真正走进校园,走进普通学生?答案就是不可能。把足球和其他单项运动做比较,本来就不合理。足球在世界范围的普及程度是最高的,这个普及说的是它的影响范围,几乎再也找不出其它单项可以与之媲美了。
但是影响力普及深远不代表运动项目本身的普及。就中国而言,中国本来就缺乏足球成长的土壤。中国的孩子没有机会深入的接触足球,他们被关在教室里,关在学习室里,他们要为大学而寒窗苦读12载——至少,在绝大多数城市是这样。过分一点说,应试教育才是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拦路虎,才是中国足球的拦路虎。
君未见教育部的长跑令?试想一下,连跑步这种简单的运动方式都要教育部以文件的方式层层下发,督导落实。何提足球?
让足协和中国的教育部门结合,让足球回归校园,在当前形势下无异于痴人说梦。可以负责任的说,不是学生不想,不是学生的家长不想,是社会形势不允许。即便是将孩子早早送进足校专门从事足球训练的那帮孩子的家长,也是在进行一场耗时经年的赌博。出就出来了,出不来的话基本上就等于废人一个。这种说法很普遍。
所以,在目前形势下,中国这片儿根本就开掘不出适合足球生长的土壤。尤其正告那帮试图将足球全民化的理论家们,想法固然好,实施没可能!
因此,本人更倾向于将中国足球全方位职业化的动议。毕竟这个目前看来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至于其它,省省吧。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