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夏大地还没有迎来她的第一缕曙光,当窗外的阵阵凉风将声声鸟鸣吹过耳旁,远在千里之外的是为巴伐利亚的第二大城市纽伦堡的法兰克人球场内却上演着一幕悲壮的血腥的看上去既不华丽更不平庸的足球人之战——而非足球之战!
16张黄色的和4张红色的小方纸片应该是大型足球赛事中一个新的纪录了吧?而协助来自于俄罗斯的那个跑的满脸汗水的裁判员伊万诺夫完成这个创举的则是一个个可以振聋发聩的名字——他们来自于两个足球强国——葡萄牙和荷兰!
当要踢的目标不声不响间发生了变化,这批背负着众多球迷的希望的队员们的心理在快速的扭曲。热血喷张冲昏了头脑,发错了指令,导致了技术动作的变形和恶劣品性的显露——尽管也许他们本来并不是这样的恶劣。
他们将赛场的绝对主角——足球撇在一边一次次的聚拢在一起,推搡、指责、踩踏甚至谩骂。而可怜的俄罗斯大鼻子则只能一次次从上衣口袋里好不吝啬的掏出那两张小牌牌,我真担心那张小牌牌被他一次次掏出的时候不小心磨坏了、弄折了,如果当真那样了,岂不是丢掉了FIFA的尊严?
央视名嘴对于这场比赛的现场解说明显具有倾向性同时缺少对于比赛的解读能力——他明显喜欢葡萄牙比喜欢荷兰更多一些。当菲戈以极为挑衅的动作用额头磕倒荷兰的一名队员并招致黄牌的时候,竟然说道“这里不是好莱坞,不需要表演什么的话语”,而当摄像机将菲戈被荷兰的队员放倒后的表情展现到大家眼前的时候,却又说道“菲戈明显不是在表演!”,两个事件发生的前后时间相差不过5分钟。其言外之意很明显——荷兰队员在耍赖!然而,本人却持不同观点,本人认为菲戈的这个动作明显是在耍大牌,明显是在公然挑衅裁判而非刘主持所理解的那样只是被荷兰队员利用了。如果布拉鲁兹在争抢中脚踹C-罗腿的那一次裁判果断出示红牌,如果菲戈那个挑衅动作也被出示红牌,后面的一幕幕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当下半场荷兰的7名前锋(整个荷兰队仅有两人拖在自己半场)面对葡萄牙的8名后卫展开狂轰烂炸的时候,他们的进攻失去了章法,他们的进攻没有了威力,而他们也只能面临失败的命运。
好好一场大戏,就这样演砸了,也不知道是演员没演好,也不知道是导演没导好,更不知道是观众没看好。不过,剧本绝对没问题,剧本绝对是好剧本。可是,……
说不清!
【附】牌牌就这样产生了:
第2分钟,范博梅尔被突破后从身后铲倒C-罗纳尔多,黄牌。
第7分钟,博拉鲁斯争抢中一脚踹在C-罗纳尔多的大腿上,黄牌。
第20分钟,马尼切在中场拼抢中踢倒范博梅尔,被出示黄牌。
第31分钟,科斯蒂尼亚从身后踢倒罗本,黄牌。
上半时补时1分钟,科斯蒂尼故意手球,拍下对方的直传球,被出示第二张黄牌,红牌下场。
第50分钟,刚换上场的佩蒂特在被突破之后,拉倒对方球员,黄牌。
第59分钟,范布隆克霍斯特在禁区前放倒了德科,黄牌。
第60分钟,菲戈与范博梅尔发生了争执,推了对手一下,黄牌。
第63分钟,博拉鲁斯防守菲戈时,肘击在菲戈颧骨上,被出示第二张黄牌,红牌下场。
第73分钟,德科身后铲倒海廷加,黄牌。
第73分钟,斯内德在与对方球员争吵中推倒了佩蒂特,黄牌。
第74分钟,范德法特也因为在冲突中推了对方球员,黄牌。
第76分钟,里卡多拖延时间,黄牌。
第76分钟,瓦伦特从背后踢倒范佩西,黄牌。
第78分钟,德科拖延比赛时间,被出示第二张黄牌,红牌下场。
全场补时5分钟,范布隆克霍斯特防守中放倒蒂亚戈,被出示第二张黄牌,红牌下场。
群殴发生在2006年6月26日 兰牙从此结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