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的华北第一民宅

(2012-09-06 06:09:00)
标签:

实拍

天津杨柳青镇

华北第一宅

石家大院

民俗博物馆

分类: 中国城乡文化实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文/紫色女人

 

    现辟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的石家大院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旧宅,称尊美堂。始建于1875年,占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规模宏大,建造精巧。有“华北第一宅”之称。大院建筑的内外檐装修,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见的做法。现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占地面积60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

 

   跨进石家大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大青方砖铺就的长甬道。甬道的东侧,原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寝室,现在是展品陈列区,陈列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和砖雕艺术品。

 

     甬道西侧,主要有花厅、戏楼、佛堂等建筑,是石氏家族会晤宾朋、娱乐消闲、诵经礼佛的场所,现辟为博物馆的“石府复原陈列区”。

 

    花厅即客厅,现已按照原来的陈设进行复原。与花厅一墙之隔的是戏楼,这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造型落落大方,特别是以美轮美奂的内部装点著称于世,令观者瞠目。

 

    出佛堂,往西跨一道隔扇门,就是“天津民俗陈列馆”了,这里展现了具用浓郁地方民间特色的杨柳青风筝、剪纸、花会道具以及婚俗等。

 

    我对石家大院的:戏楼、石墩、金秋、西洋门、水局、法鼓会、各种雕刻非常喜欢!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8)

 这是大院门口墙上的浮雕,据介绍是那个年代用来拴马绳的地方。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25)

 四通八达的院落整洁、科学、大气。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10)

            主人会客厅内的所有用品,都折射了当时木质雕刻的艺术水平,家训更为明朗。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32)

 卧室的实用和精巧,反映了石家女主人的善于打理才能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11)

  客厅考究的桌椅、茶具,体现了大家族的品味。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33)

                                书房简洁大方,不失大家风范的品格。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29)

                         室内的休息桌椅,造型圆润,是否有着阖家团圆的预示?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9)

 木雕和玉石佳品,是那个年代,也是石家大院的特色展品。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12)

 石雕底座配上精美玉雕,简直是丰腴绝配!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13)

      石家有北方最大的民间戏楼,造型落落大方,特别是以美轮美奂的内部装点著称于世,令观者瞠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用布帘隔开的部分是只能听戏而看不到戏台人物表演的,那个年代女性不可以抛头露面,只能隐坐在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整个戏楼的梁柱都是整根镶嵌的,没有钉子的作用,这是一个建筑奇迹,楼顶的等更是别具一格的秀美!

    面积很大,四通八达利于通风,空间很高,既能采光又可防雨。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26)

                  通往西洋门的大道中间一条是下水道,路稍有倾斜,利于水流。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27)

        西洋门鉴于1911年的民国时期,是石加大院唯一中西结合的门。经历无数风雨岁月,保存完好。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30)

 民俗博物馆内展出的上层社会使用的人力车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22)

    杨柳青水局成立于乾隆年间(1736-1795),是消防队的前身,民间消防组织。

    后来,变更为“支更水会”,不久,扩充为“天安水局”,这是地方成立的第一家水局,陆续发展到十八家。随着时代的进步,“水局”这一民间创办的专业消防队伍已经成为为历史,但在当时,它为保护古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南头窑同心法鼓会”始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时,从寺庙发展而来,曾参加皇会得到乾隆皇帝赏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法鼓会用的旗帜、打击器,配上寺庙乐曲和民间舞蹈、美术、武术、艺术等,与民间、民俗相结合。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31)

天津婚俗:张灯结彩的迎亲队伍

 

201205111213天津紫秋 <wbr>(21)

“独占鳌头”石墩有180斤,是当年石家大院考核家丁的用具,能搬动石墩的人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选拔。

 

201205111213天津紫秋 <wbr>(22)

在卧室的外部通道上,不仅有杨柳青民间剪纸的展示,还有“金秋”的壁字吸引了我上去留影...

 

201205111213天津紫秋 <wbr>(29)

整个建筑外墙表面非常光滑,分上下两部分,用凹嘈油漆隔开,石头以下为加固层,防止海水的盐蚀。

 

20120512杨柳青镇 <wbr>(7)

    石家大院的大气、庄重、科学、艺术的确堪称华北第一宅,去天津的朋友,可抽空去看看。你要切记开放时间9:00-4:30,整体参观若要认真拍摄,需要两个多小时。

 

    在此,感谢天津田放老师好友阿云之妥善安排,让我们、特别来自新加坡的诗人怀鹰、华英老师喜出望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