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创新始于心理学,而非技术?
(2024-12-29 00:23:03)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
为什么创新始于心理学,而非技术?
莉拉兹·马加利特/文
耿贝、廖俊东、丁文婷、陈丽啦、周毓倩、郑红、傅珮卿、唐金兰、毛苏晴、王思奕、郭珺之、林亿淇、杨君瑜、张娅楠、周川惠、王语桐、徐健怡、谢天惠、程嘉果、刘志静、李奕宸、高一萌、曾舞乐、刁节轩、张子墨、陈家璇、王康蓓、王康蓓、石砚朴、刘文乐、陈家璇、李娜、粟垒、郑广业、徐郅程、来雯欣、杨璧源、袁超、刘晨晔、张素玮、林海若、刘乔伊、吴文硕、蒲孙兰、李子鸢、李昂、黄诗韵、李沐晗、李晨佳、程果、王一帆、田凌毓、雷雳译
从纳德琳记事起,她就具有创业思维。14岁时,她开始在印度当地的一个农贸市场销售冰镇柠檬水,直觉告诉她,酷热难耐的购物者们会想要一杯清爽的饮料。在她对烹饪的热爱和充满活力的个性的推动下,她的事业逐渐发展到向附近的办公室售卖三明治和餐点。
然而,当纳德琳决定扩大业务范围并聘请一名送货员,取消与顾客的直接互动后,她的生意却出乎意料地变差了。当她重新拜访那些办公室时,得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她的菜品并不像她的魅力那样吸引人。她个人风格才是她所提供的真正服务——为员工们带去慰藉和生活中的光亮,而不仅仅是食物本身。
在商业世界中,尤其是从“任务需求”框架的视角来看,纳德琳的经历深刻体现了产品或服务往往承载着隐藏的情感或心理任务。20世纪90年代的另一个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概念,当时麦当劳试图改进他们的奶昔。尽管尝试了多种风味的增强,但在他们咨询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之前,销售额并没有改善。克里斯坦森发现,奶昔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解渴,而是作为长途通勤时的一种补充能量、易食用的伴侣。
这一见解揭示了消费者行为的一个深刻实时:人们做决定时,常常不仅仅基于产品的物理或功能属性,还基于深层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例如,餐桌不仅仅是一件家具,它还是家庭延续和情感安全的象征。
这两个故事都强调了许多企业犯下的一个重大错误:专注于产品或技术本身,而忽视了产品的潜在需求或任务。通过了解这些需求,企业不仅能够创造出更有可能成功的产品,还能在更深层次上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满足消费者自己可能都无法明确表达的需求。
因此,创新不仅仅在于让事物变得更好、更快或更便宜。它在于对人类经验的深刻洞察,了解产品和服务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现实层面的问题,还包括情感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无论是在压力重重的工作日里带来慰藉的存在,还是缩减房屋规模时的情感挣扎,产品的真正任务远远超出了其本身。
在我们设计和创新时,无论是在技术、食品还是住房领域,理解“任务需求”心理可能是我们最有力的工具。这不仅仅关乎产品本身的功能,还关乎它们对使用者的意义。
资料来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behind-online-behavior/202405/why-innovation-really-starts-with-psychology-not-technology
(该文翻译发布得到了原文作者授权)
后一篇:改善记忆有了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