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凌:受欺负者更有权利欺负他人吗?
(2024-08-28 08:46:41)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
网络欺凌:受欺负者更有权利欺负他人吗?
丁慧敏、雷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欺凌问题日益严重,在青少年群体中更是屡见不鲜。许多研究已经证实,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可能会转变为施暴者,但对于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还不够充分。
由博士生丁慧敏(2024)为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雷雳教授团队所开展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836名青少年,旨在探讨网络受欺凌、心理特权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
首先,网络欺凌受害者为何会变成施暴者?研究表明,网络受欺凌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凌,而心理特权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具体来说,当受害者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特权感”,即他们认为自己理应得到特殊的待遇。这种特权感不仅是对不公平待遇的反应,还可能激发他们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欺凌的行为。
其次,性别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男性相比女性,在遭受网络欺凌后更有可能成为施暴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性别在直接路径上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在通过心理特权影响网络欺凌行为的路径上,性别的作用并不显著。这表明,一旦个体形成了较高的心理特权感,不论性别,他们都更有可能从事网络欺凌行为。
从实践角度来看,这一研究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欺凌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注意帮助青少年正确应对网络欺凌带来的心理创伤,防止他们发展出不健康的心理特权感。
此外,针对男孩的网络欺凌干预措施也应特别加强,以有效减少网络欺凌的发生。
这篇论文的作者有:丁慧敏、赵成佳、黄峰(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研究所)、魏华(青岛大学)、雷雳。
资料来源:
Ding, H., Zhao, C., Huang, F., Wei, H., & Lei, L. (2024). Do Cyberbullying Victims Feel more Entitled to Bully Others Onlin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Gender.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https://doi.org/10.1177/0886260524127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