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的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2024-01-24 10:09:07)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
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的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王学振、雷雳
全球每年有超过70 万人死于自杀,且自杀率还在不断上升。非自杀性自伤(NSSI)则更为普遍,其发生率占成人的4-5.9%和青少年的 15-18%。当前关于自杀和NSSI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自杀意念到自杀行为以及从 NSSI 想法到参与NSSI行为等方面。然而,除了自杀和 NSSI 行为的风险外,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的认知也会使人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一些研究者呼吁优先研究自杀和NSSI 认知,以此预防自杀和NSSI 行为以及其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NSSI或自杀认知指的是关于伤害或杀死自己的思维,绝大多数关于自杀意念和 NSSI 认知的研究和临床评估都集中在言语思维上。然而,许多精神病理的认知过程都是以图像思维形式(心理意象)进行的。由于心理意象与情感、知觉和动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此,自杀或NSSI相关的心理意象可能比言语思维更容易造成损害。
由此,研究者Lawrence等人(2023)梳理了自杀和NSSI 心理意象的内容和特征、心理意象与行为之间关联,以及自杀和NSSI心理意象的干预研究。
元分析结果显示,76.9% 的人报告了自伤相关的心理意象。其中,73.6% 的人报告了自杀心理意象,84.3% 的人报告了NSSI心理意象。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念者和非自杀性自伤者的心理意象检出率分别是74.5%、72.2%和83.3%,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成年人的检出率(79.8%)高于青少年(37.8%)。
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杀心理意象具有生动性和逼真性的特点,也表现出困扰性(被评价为消极)和缓解性(被评价为积极)两个不同的方面。涉及NSSI心理意象特征的研究较少,未进行详细分析。自杀或NSSI心理意象与自杀或NSSI行为存在正向关联。基于积极的自传体记忆进行心理想象干预能够降低自杀意念,而功能意象训练对于NSSI行为干预成效并不明显。
这些研究对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两点重要启示。
1.临床评估方面:研究结果凸显了自杀和NSSI心理意象的高检出率,并证明了心理意象与行为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比言语想法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考虑到自伤心理意象的发生率非常高,但大量关于自杀和NSSI文献并没有评估这一方面,这一点令人担忧。另外,遗憾的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自杀和NSSI风险测量工具也没有直接询问自伤心理意象。这一点尤成问题,因为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否认有口头自杀想法的人在被特别询问时会承认有过自杀心理意象。
2.临床干预方面:少数研究评估了心理意象是否可用于减少自杀意念和NSSI的风险。虽然样本量较小,但这些研究确实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旨在利用心理意象“重写剧本”的干预措施可能具有前景。未来需要对更大的样本进行研究,以调查这些干预措施是否真的有效。开发潜在的基于心理意象的替代干预措施,更直接地解决自残心理意象问题,并对其它领域现有的基于心理意象的干预措施进行测试。例如,基于心理意象的辩证行为疗法(DBT)技能(包括转移注意力、正念、自我安慰),积极的未来思考等措施都有可能最终降低自杀和NSSI行为的风险。
资料来源:
Lawrence, H. R., Balkind, E. G., Ji, J. L., Burke,
T. A., & Liu, R. T. (2023). Mental imagery of suicid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