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中的偏见与歧视有何不同?

(2019-02-15 09:18:32)
分类: 心理学进展趣编

网络中的偏见与歧视有何不同?


(一)网络偏见与歧视的形式与特点

社会心理学中将偏见定义为“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的对人、事、物的消极认知与态度”,通常情况下,偏见是仅仅依据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对其形成的一种态度,并且多数情况下是不正确的否定或带有敌意(俞国良, 2013)。鉴于研究者将歧视知觉定义为个体感受到自己所属的群体受到不公正的消极性或伤害性的对待(刘霞赵景欣师保国, 2011),我们可以认为歧视是一种对外群体成员的一种不公正的消极性或伤害性的对待。很多网络行为与线下相应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一些网络行为就是个体线下行为在网络空间的复演。依据上述对传统意义上偏见和歧视的界定,我们可以认为,网络偏见是个体在网络环境中,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的对人、事、物的消极认知与态度,或个体将已形成的在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的对人、事、物的消极认知与态度在网络环境中传播的行为。网络歧视是个体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对外群体成员的不公正的消极性或伤害性的对待。

从定义上,网络偏见和网络歧视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也往往是相伴而生。目前国内关于网络偏见和网络歧视的研究十分匮乏,国外关于这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种族歧视和偏见。研究者(Tynes,Umaña-Taylor, Rose, Lin, & Anderson, 2012)认为网络种族歧视包括通过符号、声音、图像、文本以及地理表征表达的因种族问题贬损或排斥某个个体的现象。网络种族歧视可以发生在社交网站、聊天室、BBS、网页、短信、网络歌曲、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之中(Tynes et al., 2012)。如一项实验研究给白人大学生分别在电脑上呈现黑人头像、白人头像和机器人头像(中性刺激),令他们在这些图像中选择所喜好的头像,以及可以成为他人网络游戏中伙伴的或网络虚拟教练的头像。结果表明,白人大学生更喜欢白人头像,并且喜欢将白人头像作为自己的网络游戏伙伴和虚拟教练,尤其是那些种族偏见高的白人学生,他们对机器人的偏好度都显著高于对黑人头像的偏好度。这一研究说明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了种族歧视的另一场所(Daniels, 2013)

艾米采-翰博格(Amichai-Hamburger, 2013)认为网络偏见或歧视与具有四个特点,或与四种网络特征有关。首先是匿名性,匿名性会增加个体在网络交往中产生偏见。第二是隐私觉察,隐私觉察也可以增加网络偏见行为的产生,例如,个体会在其个人主页或博客上发表带有偏见性的内容,尽管这一行为与其现实生活中的认同有密切联系,然而发表在互联网上,会令其感到这是一种私密性行为。第三是合法性,网络中新兴的新闻传播渠道(微博,博客)比传统正规的新闻传播渠道会包含更多的带有偏见性信息,同时那些具有偏见观念的个体会对新兴传播渠道中的信息更感兴趣,这主要是由于这类的新闻更符合他们的胃口。第四是永久性,或存档可查性,网络偏见性信息一旦发表就很难彻底清除痕迹。

网络歧视和网络偏见对受害者的身心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一项关于网络种族歧视的研究表明,受到网络种族歧视的个体抑郁和焦虑情绪会明显上升,且对这种伤害对女性的影响尤为严重(Tynes et al., 2012)

鉴于网络种族歧视和偏见的严重影响,目前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如何降低网络种族歧视和偏见的发生。一些研究基于接触理论指出,经常进行跨群体性的网络沟通可以有效降低群体间的偏见和歧视。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心理学》(雷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十二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