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腾讯)谍战剧引领电视混搭风

(2011-03-09 10:36:00)
标签:

娱乐

分类: 想到哪说到哪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专业的袁方教授:

从2005年热播的《暗算》到2010年的《黎明之前》,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也算是火了五年之久。没有《暗算》的惊悚推理,没有《潜伏》的精明算计,没有《黎明之前》的复杂紧迫,《借枪》有得是平民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有得是夫妻情义,也有大无畏的英雄情怀。相比于钱之江的沉稳,余则成的圆滑,刘新杰的复杂,熊阔海则是走路微驼窝囊,地位卑微,不被认可,智商情商一般。但即便如此,《借枪》也能被称作是谍战剧的又一里程碑。第一次谍战片中深藏不露的“暗杀”事件,变成事先张扬的“刺杀”事件;第一次,谍战片中特工为生活发愁,为经费卖房契;第一次,特工也会插科打诨,耍赖撒泼等等,正是因为这么多的第一次,让《借枪》成为谍战剧的一个转折点。虽然不能说后无来者,但起码它也算前无古人。

20世纪初,《誓言无声》等最开始的一批谍战片慢慢进入观众的视野。2005年的《暗算》成功之处在于,三个小故事,环环相扣,用悬念来吸引观众。之后谍战片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2009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潜伏》,它是谍战片的巅峰。《潜伏》的特色在于,余则成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他‘双面间谍’身份决定了他微妙的处境,以及不得不步步谨慎的性格。幽默的台词,孙红雷、姚晨的演绎则为这部片子增色不少。2010年初《黎明之前》火爆,是因为对美剧的模仿,并且引入心理分析和新技术,让整部戏更加紧凑。而在谍战剧云集的2011年,《借枪》以其“另类”“差钱”独树一帜。

实际上,同一类电视剧难以避免剧情雷同的状况,但这并不代表着谍战剧就无法创新。

而这样的转变,其实原自于电视剧制作方对市场的清晰认识。袁方教授总结称:“现在电视剧已经是一个商品了,将几个能吸引研究的东西进行拼接,基本上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再加上名人效应、有炒作的话题,这样的收视率基本就有保证了。制作公司目前也在研究市场的“胃口”,将各种“作料”进行拼接。”目前《借枪》大热荧屏,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混搭元素”的尝试,用谍战和家长里短的混搭看来是成功的。

其实,这样的混搭也算是“强强联合”:“因为除了历史剧、偶像剧,观众对家庭伦理剧一直都比较有热情,特别是苦情戏,隔几年就会有个轮回。这次《借枪》的选择相当巧妙。”

业内人士认为,这类混搭只是一个商业行为,而不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不是宣传导向,而是一种市场导向。琢磨这观众的胃口拍戏,这种行为不仅对观众来说是对胃口的,对行业也是繁荣,那拍出的作品就是对胃口的。观众们最近爱看什么,谍战就可以和什么题材搭配。

当然,即使有着混搭法宝,也不代表谍战题材会一红到永远。毕竟一个题材被一窝蜂的模仿之后,量一多质量就难以保证。或许过两年会有另一种热门题材吸引住大家的眼球,那么从众心理看,谍战剧也就会推出荧屏,等待着下次轮回。

但从《借枪》开始的“混搭风”一定会成为相当长时间的主流风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