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散文:珍惜磐安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摄影作品 |
这次参加“生态浙江”的采风活动,在磐安行走七天,对于我个人来讲,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农业文明的寻找,是对低科技、低消费、低工业化和低“GDP”的追踪,其实是在寻找一条出路和可能的希望。
磐安是一个在工业化进程中至少落后中国发达地区50年的小县,在高速公路没有延伸到这里之前,它“闭塞”、“落后”、“贫穷”,面对波及全国的追逐财富的狂潮,它无能为力,只能忍耐和等候。今天,高速公路开通了,这个小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个关乎全县命运的重大选择:是走已被证实的,追逐和积蓄工业化“财富”的老路?还是走一条近乎“老庄哲学”的初民化的,违背“时代浪潮”的,全新的道路?
这种选择的痛苦,曾经发生在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地区,也曾经在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造成天人交战,已被证实的是一个可悲的结果,那就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最容易,也最自私的工业化道路。磐安和磐安人民该怎么办?工业化道路有着无数可供借鉴的经验,有着极便利,极快速,也极为诱惑人的富裕前景。而一条全新的,生态化的道路则很少有先例,也很少有前人的经验,这需要磐安人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创造。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需要勇气和毅力,最艰难的是抵抗消费主义的诱惑。磐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他们进行此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我认为,如果磐安决定放弃工业文明这头怪兽,最终选择走一条独特的生态之路,全县人民下定决心,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全生态的旅游大县和名县,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在饱受工业文明摧残的人们眼里,磐安可以称之为“宝藏”,随处可见的质朴、原始和天然,便是只存在于“都市人”想象中的珍宝,等待着他们来发现、赏鉴和享用,而磐安人也可以在无须毁坏家园的前提下,间接获取外地,甚至外国工业文明的“财富”和“GDP”。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磐安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创造自然,但我们保护了自然;我们没有追随时尚生活,但我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健康有益的生活。
支撑这一切的,是祖先留给磐安人的无私遗产——珍贵的自然遗产和质朴的生活方式:
磐安人被浙派山水画般的美景环绕,(图1)
每天掮着农具,在晨曦奇妙的光影中行走,(图2)
跨过飘香的溪水,(图3)
随处可见转瞬即逝的美,(图4)
和历经数十万年雕琢的永恒。(图5)
我们居住在令摄影师着迷的村落,(图6)
有先哲的苗裔,(图7)
阀阅之家,(图8)
见识广博的先人,(图9)
就地取材,建造家园的农民,(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