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一:电视剧《潜伏》的改编意见(4)

(2009-01-27 22:58:32)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说技术

(五)配角:站长太太、老妈子、税务局长。

1,              站长太太。她是故事中另一个重要的喜剧来源。她与翠平几乎是一样的鲁莽、粗鲁,行事不管不顾,有的时候固执得近乎不可理喻,但是,她们身上都必须要有很可爱的,讨人喜欢的特征,要让观众盼望她出场,但她的戏不宜太多,只在情节必需的时候为她设计戏剧性场面,在故事进程沉闷时,给她一点“小戏”。但是,在她身上有两点需要注意:一,她身上的外部特征和性格特征要与翠平有明显的区别,毕竟她们的身份不同,出身不同,价值观等等一切都不同,相同的只是性格特征当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二,她必须得对故事的进程和转折有所贡献,不能参与到事件中来的人物,即使再有趣也只能成为障碍,要坚决放弃。

2,              老妈子。小说中由于录入的时候有一处人称写错了,便使老妈子这个人物一下子失去了意义。原文应是“果然,等他回到家中,翠平还蹲在阳台上抽烟袋,他安排的事一样也没做。老妈子在一边打拱作揖地赔不是,说太太这些日子心情不好,先生您要好好说话。他不愿意被佣人看到他们的争吵,不管老妈子是受命于军统局还是中共党组织,这些事被传出去都只会有害无益。”老妈子在这个故事当中的意义,就在于不论是中共还是军统,都不会放任自己的下级,他们必定是要派人前来了解、调查、监视,而老妈子这个人,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她也是让观众为主人公担心的因素之一。至于说这个角色在这个电视剧中应该如何发展,就编剧费心吧。

3,              税务局长。这是个过场人物,戏中这种人物还会有,无关紧要,但如果让他能有一个鲜明的亮相,或是在见到余则成时有一小段出色的告白,便是一个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类型喜剧人物,虽只一场戏,演员也会有出彩之处。

 

二,          关于戏剧结构的意见

1,              因为原著小说是严格限定在单一视点下的叙事方式,所以,任何一处场面都必须得是余则成亲眼得见,而在电视剧中就必须打破这一点,让叙事方法重归电视剧常见的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这样才能把故事做大,也便于交代说明性材料,还能方便观众理解。

2,              关于结构的几点建议

第一,               故事的开端应该先引出一个对余则成构成压力的事件,这个事件可以是上级交代的一项危险的任务,而且难度较大;然后,也就是同样在第一集中,引出“接家眷”的事,这样以来,等到翠平一出场,观众便会一目了然,知道余则成的大麻烦来了,等着看后边出什么乐事吧。

第二,               这种余则成的主动行动和翠平的活动并行且不断交插的结构,应该是整个故事的主体结构,如果余则成没事可干,整天只忙着给翠平救火,故事和主要人物就都会失去很多表现机会,故事主旨的挖掘也就少了很多的可能性。

第三,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入新的人物,最需要的人物就是被老马恭维死的余则成的搭档。有关这个人物的设计,见“老马”一节。同时这个人物也会给余则成的行动带来许多全新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内容。

第四,               是否要引入中共党组织,特别是余则成的上级领导,在这一点上我不太有把握,但我总觉得,因为在这个故事中,上级领导的出现只能起到说明余则成行动的重量要性这样一个简单的作用,戏份会极少,人物也容易流于概念化,所以还是放弃为好,这样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两位主要人物身上,避免了观众分散注意力。

第五,               在要不要给翠平引进一个女竞争对手这个问题上,我也没有把握。如果引进的只是一个单方面追求余则成的“女特务”,应该不会影响到现有的结构,但是,如果在此之外再引出一个余则成真心热爱的女人,故事也就等于生出了第三条线索,便难免会弱化主体故事。

第六,               关于中共党组织交给余则成的工作,并且由此给他带来的种种困难这一条线索,如果是二十多集的话,至少也需要三个故事单元,或者说是三件事。这三件事不能单纯地采用情报工作这一种方式,而应有所变化,例如营救、锄奸、散布假情报、制造恐慌等等。如果站在当国者的立场上,当年的地下工作者就是今天的“恐怖分子”,所以,在设计事件的时候,今日恐怖主义的活动便应该是很好的借鉴,但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能流露出不必要的道德判断,他们能给我们这些讲故事的人提供的只是情节而已。

第七,               中共交办的工作应该与翠平主动争取来的工作并行且不断交替,根据不同情况互为主体,甚至相互之前构成干扰和冲突,而不能采用小说当中简单的处理方法,让他们两者之间在工作上互不干扰。

第八,               改变故事的结局,此事前边谈到了。

第九,               归根结蒂还是那句话,人物即结构,可以构成故事的材料无数,可能性也无数,至于说怎样设计这一个故事,还是应该从人物自身特征上去寻找线索,然后再生发出故事,而不是先设计故事,再把人往里边硬套。

 

三,          最后对编剧说两句话:

编剧老兄,我本人不会写剧本,以上所言都是从讲故事的角度谈我个人的看法,若是里边有一句半句的有用,也不要太当真,因为您本人的编剧经验会告诉您怎样做最好;若是我讲的这些毫无用处,您也不必生气,只当是我们之间的闲谈。祝兄文思海啸,大作天成。龙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