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林希

(2008-10-03 12:45:07)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说技术

二十年前调入作协,我立刻便知道了林希,只听说这位老爷子是全中国最年轻的“胡风分子”,让人家摁进泥儿里十几年,还被踏上亿万之脚,居然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而且出了一本诗集《无名河》,立刻得了全国奖。

那时候得全国奖是大事,亲朋故旧为之欢欣鼓舞,即使是旁不相干的文学爱好者也觉得这是本地的体面。火车从北京来到天津,只见站台上高官环列,地上铺了红地毯,同行者说此事弄大了,但老爷子却安之若素,说各位这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车下的热闹必定跟文学没有干系。果然,车下原来是各位领导热烈欢迎赢得通俗歌曲大奖赛的歌星荣归故里,并非欢迎十几年来本地第一位荣获全国诗歌奖的诗人。

许是本人也有些“异禀”,对于老爷子的这种古文人之风大感兴趣,便记在心里,且时不时隐隐作怪,直至今日。不过,当时我还是个小毛孩子,无缘结识诗人林希。又过了两年,突然听说老爷子改写小说了,便读了他的《寒士》和《茶贤》,主人公一个卖书一个卖茶,是仁人君子的故事,只是有些悲凉,有些沉痛,居然让我从中看出来孔夫子为什么“厄于陈蔡”还非得要死乞白赖地“克己复礼”。想来孔夫子跟林希一样,恢复周礼只是扯了个通俗易懂的大旗,其实是实在看不下去当时的江湖乱道和道德沦丧,葫芦里卖的药不过是打算让人们重新学些规矩,不至于变得太坏罢了。真正的大道理往往要通过听故事才能领悟明白,譬如《百喻经》,这是我读老爷子的小说学到的技术,只是当时我正兴致勃勃地干些闲事,没打算学习写小说,所以,老爷子传达的这个诀窍我还得等几年才能用得上。

不想,没过几年老爷子的文风突然大变,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相士无非子》、《高买》、《丑末寅初》等一大批“津味小说”新鲜出炉,一时间洛阳纸贵,全国传诵。我如今也从事天津题材的小说写作,曾仔细研究过老爷子为什么会如此风光,发现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当时文学界都是一副冷口冷面教训人的面孔,以为不教训读者便没有思想,而老爷子则是寓教于乐,内中的深意即使你看不透,也不妨碍你被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给逗乐了;第二个原因便是老爷子将个人的生活智慧与传统的生活智慧相结合,表面上看来写的是旧事,其实,让他的那些人物脱去袍褂之后便都是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的各色人等,这是因为,古往今来,生活中有许多事确是未曾发生过变化。

写到这里我想起另外一件趣事,我有一位炒股票为生的朋友,居然常常把老爷子的《相士无非子》当股经来读,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部小说里有大玄机。果然,前两年股市大涨,他的资本翻了二十几倍,但我却说他这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不算出奇。从去年春末开始直到今日,股市大跌,前不久我又见到此君,却发觉他依然在读林希老爷子的小说,便笑问他的资本还剩下几分之一。此君晃着手中的小说道,毫发无损,且又得新利。原来,他在举国欢腾,全民齐向股市中捡便宜的危急时刻,早把股票换成了黄金。我连忙向他请教其中窍要,他不无得意地说,你们看 林老先生的小说看的是好玩,我却从中看出,原来老先生写的其实是一部中国人“玩人”的风俗史,而股市便是世间最大的“玩人”的游戏场,读他的小说虽然不能让我学成“玩人”的行家,却可以保证我不会被人玩。我将此事告知老爷子,他却笑我这是为了哄他开心瞎编乱造,但孺子孝心可嘉,堪比“彩衣娱亲”。

我学习写小说很晚,但老爷子却说,我自己也是过了“知天命”的时候才开始写小说,你现在还没到“不惑”,一点也不晚。于是他便时常点拨于我,并且传授给我一条秘诀。他说,小说是玩着写出来的,你得先把自己给逗乐了,读者才能跟着乐。我写小说十年,这个道理也活学活用了十年,果然妙用无穷,它不单影响到我的文风,连作人也让我少了许多烟火气,知道文学虽然不是一个占尽天下便宜的行当,但操持此行业确实有着极大的乐趣。

《天津百年》这部系列长篇小说,大约是老爷子过了“耳顺”之年才开始的,一连写了十来部。第一部是《买办之家》,刚出版便遭到影视制片商的围追堵截,结果落入“强人”李少红之手,她带着周迅、陈坤等一班当红艺人,打造出一部电视剧版的《买办之家》,确也令人拍案称奇。

更何况,如今老爷子到了“从心所欲”的岁数,居然还像抛砖头子一样往外扔新作,不由得不让后生小辈感佩不已。常言道,“姜桂之性,老而弥辣”,老爷子将他的生活智慧,人情世故,再加上他一向自我标榜的“嘎”与小辈们替他总结的“奇”,以及他大户人家出身造成的天生的散淡和少年失志使其刻骨铭心的沉郁,“酸甜苦辣,香臭鲜咸”烩成一锅,大约就应该是他《天津百年》这部系列作品的模样。于是,寻开心解闷的闲人可以为内中的妙趣横生击节叹赏,仁人君子可以循着内中的世道人心而悟到些家国天下的深意,我相信,不论是 “官商学兵,工农闲懒”各色人等,任何人只要略试一脔,便应该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却又未曾享受过的味道。

前不久与老爷子小酌,他勉励众人都要活到一百六,以便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给大家的好生活。我在这里也祝愿老爷子到了乐享人瑞之寿的时候,还继续往外扔新作,将《天津百年》进行到下一个百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