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下的芦苇花

(2010-12-18 23:33:55)
标签:

芦苇

蒹葭

在水一方

芦花

诗经·秦风

文化

分类: 花开花落

  单位路旁的空地上,今年长出了成片的芦苇。

  开始也不知道是芦苇,它和别的草好像没什么区别。时间一天天过去,别的草到一尺多就不再生长了,而芦苇却不知疲倦,不停地往上窜,一直到两米来高,才开始吐穗扬花,然而这个时节,已然是秋去冬来,百草枯萎,万木凋零了。

  其实这块地上的芦苇,也是很有历史的。30多年前,父亲带我去堂兄家,从这里路过,当时这里还没有厂房,四周都是庄稼地,还有一条小河,河边上长着茂密的芦苇和青草。后来这里建厂,小河不见了,只是在深秋时,厂区的小路边上还依稀能见到些芦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概是去年的卫生行动给芦苇创造了机会,为它们腾出了生长的空间吧。

  芦苇在刚开花时,花穗呈紫红色,待长到成熟,就变成了灰黄色,细看还有少许花白。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下班路过芦苇地,忽然被眼前奇异的景像吸引和震撼了。冬日正午的阳光,从南边的天空斜射过来,虽明亮却不刺眼。太阳的光芒照在高高的芦苇花上,原来灰头土脸的芦苇花在阳光的透视下变成银白色,四周还镶上一圈金色的光晕。阳光竟然如此神奇,把很普通很平常的芦苇花打扮成金色的花朵。我下了车子,静静地欣赏着阳光赋予的美景,可惜当时没带相机。之后连着几天云遮雾罩,当我又一次见到阳光照射的芦花时,用相机拍下了它的倩影。

  芦苇花开在秋末冬初,万物萧条的季节,难免给人一种凄冷荒凉,生命走到尽头的感觉。每天从芦苇丛旁走过,便渐渐熟悉和喜欢起这种花来,并生发出许多感悟。芦苇生命力顽强,给它一点空间就能生存,不管脚下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芦苇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很难见到单株孤零零的芦苇,它们总是成片抱团地生长,即使被风刮倒了也能互相扶持和依靠。它谦虚而低调,不屑做娇嫩的温室花朵,也不用色彩和形状取悦于人,始终保持朴素的大地本色。芦苇花耐得寂寞,等别的花开罢了它才开放,而且持续时间长,几乎是花儿进入冬季的最后使者了。芦花开放之时,芦苇已经枯萎,但它并不气馁和放弃,依然在风中挺立,在萧瑟的寒风中舞动着摇曳着柔软的花姿。

  搜索百度芦苇词条显示: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为保土固堤植物。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优良饲料;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有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

    我们今天看芦花只是一种普通植物,没什么特别的。其实芦苇是一种很古老的的植物,古称“蒹葭(jiān jiā)”,曾被视为爱情的见证而闻名于世。三千多年前的《诗经·秦风》就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记载。离单位不远处的一处新开发的房地产,就以“在水一方”而命名。

    我想,在那个高楼耸立设计新颖新建的居民小区里,除了种植各种名贵的花草树木,是否也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美景留有一席之地?生活在现代化中的国人,不仅只是顺手截取一个诗意的名称,还要把这首千古诗风的内涵精神留传下来,让小区从内到外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才不会辜负了它的美名。  

 

  附:《诗经·秦风·蒹 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八日

  

http://s14/middle/3f7bdd7dt97b13f120c6d&690
初吐花蕊
http://s10/middle/3f7bdd7dt97b140f12b89&690
渐成花形
http://s9/middle/3f7bdd7dt97b14240ee18&690
芦花绽放
http://s4/middle/3f7bdd7dt97b14319ce53&690
随风摇曳
http://s5/middle/3f7bdd7dt97b144870a44&690
平常颜色
http://s13/middle/3f7bdd7dt7591ba32973c&690
与枊共生
http://s15/middle/3f7bdd7dt97b14787817e&690
乱花迷人
http://s2/middle/3f7bdd7dt97b1486bde01&690
蓝天映衬
http://s4/middle/3f7bdd7dt97b14a44ce93&690
金色花朵
http://s2/middle/3f7bdd7dt97b14b927881&690
风光无限
http://s14/middle/3f7bdd7dt97b14ce4accd&690
风中摇摆
http://s12/middle/3f7bdd7dt97b14f3805fb&690
与芦苇相似的寒芒
http://s6/middle/3f7bdd7dt97b150f22af5&690
寒芒之花
http://s16/middle/3f7bdd7dt97beb085c5af&690
寒芒之花2
http://s5/middle/3f7bdd7dt97beb1632d04&690
寒芒之花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