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知识篇
(2012-01-20 14:09:00)
标签:
杂谈 |
紫外线对我们有什么伤害啊?太阳镜是不是颜色越深防紫外线效果就越好?什么是折射率?什么又是阿贝数啊?这些问题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被顾客问到,同时我们在销售中也发现有的镜片的折射率书上和厂家标注的不一致、验光中用到的红绿检测和Worth四点视标检测等检查方法,它们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为什么顾客新配的眼镜总是感觉边缘有彩虹出现呢……,这些都和我们光学基础知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什么是光,它在我们眼镜行业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使用光的基础知识解释工作中的一些疑惑。
1、 什么是可见光?
可见光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光,不需借助任何仪器设备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的光,波长范围约在380nm—760nm之间,我们现在所说的透光率也是针对可见光而言,透光率就是指可见光的通过率。当所有可见光一起入射到眼睛时,我们就感知为白色,可见光中波长较长的光进入眼睛就会被感知为红色,波长较短的光进入我们眼睛就会被我们感知为紫色,当光波长从760nm到380nm的逐步减短时,依次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也就是我们能看到五颜六色世界,我们人眼最敏感的是波长555nm左右呈现黄绿色的光波。
2、 颜色是怎么来的, Worth四点视标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光和颜色是一起出现的,没有光时也就没有了颜色,晚上光很暗时,即便是很敏感的黄色也不易被发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因为反射光而来,红色的衣服就是当白色光入射时可以把红光反射出来,其它颜色的光波被透射或吸收。绿色的衣服就是当白色光入射时可以把绿光反射出来,其它颜色的光波被透射或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因为透射光而来,红色镜片可以让红色波长的光通过,其它颜色的光被反射或吸收,绿色镜片可以让绿色波长的光通过,其它颜色的光被反射或吸收。这就是Worth四点视标检测的原理,当进行检查时右眼前加红片,左眼前加绿片(视标如图1),右眼只能看到上方的菱形视标和下方的圆形视标,左眼只能看到左右十字型视标和下方的圆形视标,双眼同时注视时可以看到全部四个视标,若看不到上方菱形视标则右眼抑制,若看不到左右十字型视标则左眼抑制,若看到下方圆形视标呈横放置的椭圆型或分离的两个圆形视标则为双眼复视。
3、 防紫外线一定要用UV400吗?
分段 |
波长(nm) |
地面上自然比率(%) |
性质 |
UV—A 黑光区 |
320—380 |
97 |
作用较UVB 、UVC弱, 一般引起晒伤和晒斑。 |
UV—B 红斑区 |
280—320 |
2.9 |
过度照射则伤害皮肤,会引起玻璃体浑浊、老年黄斑变性、日光性白内障 |
UV—C 杀菌区 |
100—280 |
0.1 |
对皮肤作用强、角膜炎的诱因。 |
4、 太阳镜片颜色越深防紫外线就越好吗?
很多人都认为镜片颜色的深浅与防紫外线性能成正比,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镜片颜色深浅是指可见光的透光率,用肉眼就可以判断,而紫外线是肉眼不能观察到的,镜片防紫外线性能就只能通过特定的焦度计和光谱分析仪才能检测到,例如镀了减反射膜的PC镜片,透光率高达99%,防紫外线性能却也是几乎达到了100%。如果镜片不能防紫外线那么镜片颜色越深对眼睛的伤害就越大,因为在阳光下配戴颜色深的太阳镜瞳孔会因为对光反射而散大,镜片本身又不能防止紫外线的进入,这样单位面积的紫外线没有减少,而接受光线的瞳孔面积却增加了,所以进入眼睛的紫外线就增多了,就是说配戴不能防紫外线的深色太阳镜比不配戴太阳镜对眼睛的损害更大。
5、 为什么折射率书上和厂家告诉我们的不一样呢?
6、 阿贝数是什么,色散在验光中有用处吗?
早在1665年,牛顿就发现白光经过三棱镜能形成一个颜色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五彩长条像,在此像前再放置一个棱镜,五彩的像又重新变成一束白光。今天我们知道这种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散成为从红光区延伸到蓝光区的现象就是色散现象,我们使用阿贝数来表示材料色散现象的大小,阿贝数越大色散就越小,阿贝数越小色散就越大。因为镜片存在色散现象,所以当白光平行与光轴入射镜片后,由于波长和速度的原因就会出现紫色光聚焦早,红色光聚焦晚,这种现象就是轴上色像差(如图2),人的屈光系统同样存在色像差,正视眼的色像差恰好黄光焦点落在视网膜上,绿光和红光焦点分别落在视网膜前后。所以进行红绿视标检测时会感觉清晰度相同。近视眼由于眼轴偏长,黄光焦点落在视网膜前,红光焦点比绿光更靠近视网膜,所以进行红绿视标检测时会感觉红色更清晰度。远视眼由于眼轴偏短,黄光焦点落在视网膜后,绿光焦点比红光更靠近视网膜,所以进行红绿视标检测时会感觉绿色更清晰度,这也就是红绿视标检测的原理所在了。
7、顾客告诉我新配的眼镜周边看到彩虹怎么办啊?
当光色散现象出现在镜片边缘时,戴镜者就会看到物体周边有彩色的环绕,这就是轴外色像差(如图3),原因就是镜片周边有棱镜存在,白色的光线经过镜片后由于波长不同所引起的偏折也不相同,视网膜不同位置感有不同颜色的光线聚焦,所以有了轴外色像差,这种彩色现象的大小和二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镜片因素、配戴着的因素。镜片因素包括镜片阿贝数、镜片屈光度、镜片的设计形式,镜片阿贝数越大、屈光度越小镜片色散就越小,镜片的设计形式主要指球面还是非球面设计,一般非球面设计比球面设计的色散会更小一些。配戴着的因素主要是指配戴者对色散是否敏感,只有5%左右的人对这种色散敏感,更多的顾客不会发现这种周边色散的存在。当顾客主诉有这种色散情况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是建议顾客适应,大约80%的顾客在配戴新眼镜7天内能适应这种色散,如果顾客不能适应或者不同意适应则要重新调整镜片或镜架,增大镜片的阿贝数、减少镜片的屈光度、改配非球面镜片、缩小镜眼距、减小镜片的大小都可以让顾客的色散现象变小!
思考题:
1、红绿色盲患者是否可以进行红绿视标的检测?
色盲患者是因为视网膜的色觉感受器存在着缺陷,造成患者色觉的障碍,失去了辨别某些特定颜色的能力,但外界的光线依然可以顺利进入患者眼中,也是正视眼恰好黄光焦点在视网膜上,绿光和红光焦点分别在视网膜前后,仍然可以进行红绿视标检测,只是检查时让顾客辨别左右两侧视标是否一样清晰就可以了。
2、镜片折射率越高越好吗?
参考文献:
1、《验光基础知识200问》
宋慧琴教授
编著
齐备教授
光学透镜篇
国家标准上的屈光度称为顶焦度,测量镜片度数的仪器称为顶焦度计,那么什么是顶焦度呢?为什么散光顾客配镜后说看物体变形?三棱镜又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为斜视患者所配戴,在验光配镜中又有什么使用呢?为什么屈光参差配镜后更难以适应呢?这些都是我们日常验光配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现在就谈谈这几个问题。
1、
2、什么是面镜度,面镜度有什么实际应用呢?
眼镜镜片由前后两个折射面组成,研究表明每一个折射面都各自具有屈光度,我们把它称为面镜度(面镜度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弯度,3.00D的面镜度就是我们说的300弯,6.00D的面镜度就是我们说的600弯),前后两个折射面的面镜度之和就等于镜片的屈光度。面镜度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求得:
F=(n’-n)/r,
F:面镜度。
n’:折射面后方的介质折射率。
n: 折射面前方的介质折射率。
r: 折射面的曲率半径(以米为单位)。
①
②
那么前表面的屈光力为:F1=(1.376-1)/0.0077=+48.83D,
后表面的屈光力为: F2=(1.336-1.376)/0.0068=-5.88D,
角膜总的屈光力(厚透镜计算公式):F=F1+F2-(tF1F2)/n=+43.05D
3、为什么散光眼配镜后看物体有变形现象?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散光顾客配镜后主诉视物有变形现象,顾客主诉常有“变斜了、变胖了、变瘦了、变成梯形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看看什么是矫正散光的镜片,矫正近视和远视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球面透镜,矫正散光用的镜片一般是柱面透镜,柱面透镜是沿圆柱体轴向切下来的一部分(如图2),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柱面透镜的特点是一个面是平面(图中的内表面),没有屈光度,另一个面是圆柱体的一部分(图中的外表面)。圆柱体的面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水杯的外表面、圆珠笔的外表面等,它的一个方向是弯曲的具有屈光度(如图中的水平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平的没有弯曲度(如图中的垂直方向)。所以柱面透镜的特点就是一个方向(轴位方向)没有屈光度,另外一个方向(轴位垂直方向)具有屈光度,如我们常见的-1.00DCX90就是表示散光轴为在90度方向的-1.00D的柱面透镜,在90度方向没有屈光度,180度方向的屈光度为-1.00D。我们以三个例子说明散光顾客配镜后的视物变形情况:
①、
顾客双眼在90度方向都是没有屈光力的,在180度方向具有-1.00D的屈光力。配镜后顾客注视眼前目标时90度方向没有像大小变化,180度方向会有缩小的现象,所以顾客会感觉看到的物体更瘦、更高了(如图3)。
②、
顾客双眼在45度方向都是没有屈光力的,在135度方向具有-1.00D的屈光力。双眼形成了一对向同一个方向倾斜的像,双眼融像顾客就会感觉看到的物体也都倾斜了(如图4)。
③、
4、
我们都知道近视镜片看物体是缩小的、远视镜片看物体是放大的,为什么呢?研究这个问题就要先知道透镜的最基本的光学单位——三棱镜。三棱镜是由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的透明柱,因为两个折射面均为平面,所以三棱镜是没有屈光力的,光线经过三棱镜后不会发生会聚或发散作用,但却会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如图6),通过三棱镜看物体物体都会向尖的方向移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棱镜在斜视的检查和配镜中经常被我们使用。如果光线经过三棱镜后在1米的距离上偏移1 cm我们就称为1个棱镜度(1Δ),表示三棱镜时需要棱镜大小和棱镜基底方向,基底方向常用的有基底朝上、基底朝下、基底朝内、基底朝外。三棱镜是组成我们眼用透镜的最基本的光学单位,任何透镜都可看成是无数个三棱镜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成,凸透镜是由底相对的大小不同三棱镜旋转组成,凹透镜是由顶相对的大小不同三棱镜旋转组成。当我们通过凸透镜看物体时,物体上发出的光线都会经过底向光心尖端向四周的三棱镜折射,物像都向着尖端(镜片四周)移位,所有的移位点形成了物像,我们就感觉物体放大了,相同的道理凹透镜就缩小了如图7。
5、
任何一个镜片都可以看成是由无数个三棱镜组成,镜片除光心外任一点都是有三棱镜效果的,为了让顾客视物时尽量少的产生三棱镜效果,就要尽量保证视轴与光轴的重合,我们装配眼镜时光学中心尽量对准顾客的瞳孔中心就是这个原因,镜片上的任意位置三棱镜效果也可以通过P=FC的公式求得,例如+3.00DS的透镜在光心下方5mm处的棱镜效果就是P=FC=3X0.5=1.5Δ 基底向上。
当顾客配戴框架眼镜时,眼睛完全通过光心看物体是很少的,更多的时候顾客需要通过光心外看物体,此时双眼都会产生三棱镜效果,双眼所产生的三棱镜效果之差即为差异三棱镜效果。下面我们通过举例说明差异三棱镜效果对顾客配镜的影响:
①、
①、一顾客处方为:R:+2.00DS
②、
一顾客处方为:R:+2.00DS
思考题:
1、眼镜配装标准中说的水平方向顶焦度绝对值和垂直方向顶焦度绝对值是什么含义呢?
2、我们在为屈光参差顾客选择镜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参考文献:
1、《验光基础知识200问》
宋慧琴教授
编著
上期思考题答案:
3、红绿色盲患者是否可以进行红绿视标的检测?
色盲患者是因为视网膜的色觉感受器存在着缺陷,造成患者色觉的障碍,失去了辨别某些特定颜色的能力,但外界的光线依然可以顺利进入患者眼中,也是正视眼恰好黄光焦点在视网膜上,绿光和红光焦点分别在视网膜前后,仍然可以进行红绿视标检测,只是检查时让顾客辨别左右两侧视标是否一样清晰就可以了。
4、镜片折射率越高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