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1955年——1957年我军第一次授勋某些细节之孔见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文化教育 |
1955年——1957年我军第一次授勋某些细节之孔见
——剑胆琴心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次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加以报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需要说明的一点,《人民日报》这篇报道与实际有出入。十大元帅中只有七人参加了授衔、授勋仪式 ,现场发回的照片,将帅席位第一排元帅的行列中空出来三个坐席,分别是因病重在青岛疗养的林彪、因忙于军事学院诸多事务而身体欠佳的刘伯承、因筹备1955年下半年辽东半岛我军第一次大型抗登陆演习而军务缠身的总指挥叶剑英。三人分别请假缺席。
授予元帅军衔礼成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的命令。
当时《人民日报》所披露参加第一次授勋典礼上,荣获一级勋章并亲临现场的人员名单,分别是: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实际缺席)、刘伯承(实际缺席)、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实际缺席)、王宏坤、王近山、王震、王树声、甘泗琪、朱良才、刘志坚、刘亚楼、刘道生、李克农、李达、李涛、宋任穷、陈赓、周士第、周保中、罗瑞卿、洪学智、孙毅、倪志亮、张宗逊、张爱萍、张云逸、张经武、郭天民、许光达、莫文骅、彭绍辉、傅秋涛、程世才、黄克诚、粟裕、冯白驹、赵尔陆、阎红彦、赖传珠、谢富治、萧克、萧劲光、萧华、谭政。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的有:冯仲云。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的有:王尚荣、王诤、朱明、刘少文、李天焕、吴先恩、陈外欧、周仁杰、周纯全、孙超群、徐琛吉、唐天际、张广才、杨至成、杨秀山、郑维山、萧向荣、谭家述。
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的有:万毅、王平、刘少卿、刘其人、吕正操、陈士榘、罗舜初、苏振华、张国华、杨成武、阎揆要、韩伟。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的有:欧阳毅。
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的有:孟庆山。
荣获一级解放勋章的有:王文轩、王再兴、王光华、王奇才、王宗槐、王秉璋、王振祥、王智涛、王辉球、牛书申、孔石泉、甘思和、石志本、朱军、成钧、刘子云、刘文辉、刘中华、刘西元、刘华清、向仲华、李人林、李中权、李赤然、李呈瑞、李贞、李耀、李继开、吴烈、吴涛、何挺一、何基沣、何维忠、何辉、谷景生、谷广善、沙克、余秋里、陈沂、陈云开、陈庆先、周希汉、周彪、周彬、苏进、苏静、易耀彩、邱会作、邱创成、邱蔚、封永顺、乌兰夫、查国祯、段德彰、胡奇才、孙仪之、袁子钦、袁升平、袁渊、徐德操、张令彬、张平凯、张池明、张克侠、张廷发、张治中、张开荆、张雄、张轸、张瑞、张逊之、张震东、张贤约、梁必业、常乾坤、曹达诺夫.扎伊尔、梅嘉生、彭富九、贺东生、傅作义、傅崇碧、傅连璋、程潜、黄火星、黄志勇、黄振棠、黄新友、黄炜华、高树勋、曾克林、曾美、曾泽生、童陆生、喻缦云、杨尚儒、叶青山、顿星云、董其武、赵镕、漆远渥、熊伯涛、邓家泰、邓逸凡、郑国仲、潘峰、蔡顺礼、阎捷三、卢汉、龙道权、欧阳文、谢有法、钟汉华、薛少卿、邝任农、魏传统、谭佑铭、饶正锡、饶守坤。
1955年9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决定,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决定授予朱德等131人一级八一勋章,授予朱德等117人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朱德等570人一级解放勋章。这其中全部荣获三枚一级勋章的人员不超过百人,当日参加首批授勋人员名单,荣获三枚一级勋章的51人。名单中十位元帅是按照军内职务排序。余下41位,按照姓氏笔画(繁体)排序。包括十位大将、22位上将、7位中将,另有周保中、冯白驹二人已转业到地方工作未授军衔。
毛主席接着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分别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有功人员,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原国民党军队起义的有功人员,对人民解放战争有功人员,以及对和平解放西藏地区有功人员。
1955年9月第一批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大溜、一级解放勋章的实际名单为73人:
王 震、王近山、王宏坤、王树声、王新亭、方 强、甘泗淇、叶 飞、叶剑英、冯白驹、毕占云、朱德、朱良才、刘亚楼、刘志坚、刘伯承、刘道生、许世友、许光达、孙 毅、李 达、李涛、李克农、李聚奎、宋任穷、宋时轮、张云逸、张宗逊、张经武、张爱萍、陈 赓、陈 毅、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锡联、林彪、罗荣桓、罗瑞卿、周 桓、周士第、周保中、赵尔陆、钟期光、洪学智、贺龙、贺炳炎、莫文骅、聂荣臻、倪志亮、徐立清、徐向前、徐海东、郭天民、萧 华、萧克、萧劲光、黄克诚、曹里怀、阎红彦、韩东山、彭绍辉、彭德怀、粟 裕、程世才、傅 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詹才芳、廖汉生、谭政、谭希林
这三种勋章的获得条件是如何掌握呢?1955年2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决议》、《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卫祖国和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有功人员的决议》、《关于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功人员勋章奖章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条例规定,勋章每种分一、二、三级,奖章不分级。区分勋章奖章的条件,是以参加人民革命战争时间的长短和当时职级的高低,以及是否坚持工作和有无重大过失为依据。勋章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奖章由国务院批准,国防部长授予。授予勋章奖章的同时发给证书。为及时审批,团、营级干部的勋章奖章,授权各总部、军兵种等大单位首长批准授予;连级以下人员的奖章,授权军级首长批准授予。
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至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军级以上及其相当干部。二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营级及其相当干部。解放奖章授予当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年以上,或参军虽不满2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连级以下人员。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国民党军队起义建有重大功绩,但参加解放军不满两年的原国民党军队有功人员(含1950年6月30日以后直接领导起义的),根据其功绩大小,分别授予解放勋章或解放奖章:直接领导一个整军以上起义的授予一级解放勋章;直接领导一个整师起义的授予二级解放勋章;直接领导一个整团起义的授予三级解放勋章;直接领导一个整排到整营起义的授予解放奖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勋章”的授予则又有其特殊的一面,即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国民党军队起义,建有重大功绩的人员。当日在京参加授勋的人员中有刘文辉、张轸、傅作义、程潜、高树勋、曾泽生、董其武、卢汉等率领一个军以上部队起义的有功人员。张克侠、何基沣二位“佩剑将军”属于原地下党员率部起义,后分别担任第三野战军军长职务,是否被划为此范畴有待考证。另外一条:对人民解放战争有功人员,则专指张治中将军,张治中在担任国民党方面赴北平和谈代表团团长期间,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张滞留北平独自宣布起义,但影响巨大,且对新疆和平起义立有功劳。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饶杰则属于西藏和平起义有功人员。
1955年9月第一批授衔人员名单已经确定。10位元帅、十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802位少将。校级军官34643人:1266位大校、4439位上校、8139位中校、20799位少校。尉级军官807973人。如此庞大的授衔规模绝对是世界空前的,其人数比许多大国军队员额总数还要高的军官团成员们,都是烽火硝烟、枪林弹雨、九死一生闯过来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宝贵财富,理应受到人民的尊重和国家的表彰。经过数年努力,军衔评定告一段落,但是勋章的授予却落后一步。
勋章、奖章的颁发工作,原计划分两期进行。1955年颁发现役军人的勋章、奖章,1956年颁发转业、复员和离队军人的勋章、奖章。但实际上授勋工作在具体实施时未能按原计划进行。一是现役军人的勋章、奖章,一直颁发到1957年。主要原因是授勋工作审批程序和政审非常严格,特别是评定勋章种类、等级工作非常细致、复杂,由于历史的条件所限,尤其是红军时期,干部档案制度尚不够健全,一些干部战争时期的任职在档案记载上不够明确,有时需要当年的上下级或同级来证明,这就给评定勋章增加了难度,也是造成分批公布受勋人员名单的一个重要原因。
余以为这只是原因之一,更关键的是授勋条件如何掌握,如何更公平,许多细节有待磋商和平衡。比如红军时期,同样的师级编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差别很大,有些师编制不过数百人枪,正规一些的师则数千人不等。在职务的计算上也有所变动,比过去规定更加严格。如:红军时期后勤机关的科长一级,以前一般按营级计算,现在一般改按连级计算;抗日战争时期的旅供给处副处长、旅卫生处副处长以前一般按团级计算,现在一般改按营级计算;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卫生部副部长、军供给部副部长以前一般按师级计算,现在一般改按团级计算等。这就给评定勋章增加了难度,也是造成分批公布授勋人员名单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红军时期对各方面军,各根据地将领的评判标准。请注意授勋条例中关于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的标准是这样的: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授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日至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以上干部。二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和营级干部。三级八一勋章授予1935年10月2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前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1937年7月6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和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根据各路红军在当时条件艰苦情况加以区分,参加长征的红军以长征结束为准,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和东北抗日联军在远离主力和党中央的艰苦环境下条件适当掌握宽泛。这也正体现毛主席、党中央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耐人寻味的是,条例仅对三级八一勋章获得条件,在第一、二、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陕北红军、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和东北抗日联军的人员在时间上加以不同区分。我分析,在最初的授勋标准考虑上,对红一方面军师级干部任职年限上是存在过迟疑和含糊的。最明显的是一方面军邓华、杨成武、杨勇、杨得志、王平、陈士榘、李志民、等一干上将,以及部分中将,在军史上都曾占据十分显赫的位置。在1955年第一批授勋名单中,他们都荣获了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而那枚宝贵的一级八一勋章则打了个磕巴,暂无下文,直至1957年才予补上。
众所周知红一方面军在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破坏干扰下,付出过极其惨重的代价。从长征出发时的八万之众,到改编成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时仅剩下数千人。湘江战役的巨大损失、遵义会议后的整编缩编、中央军委率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上。种种原因,众多优秀的红一方面军指挥员职务上难以升迁,上述各位上将都是在1935年底至1936年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重新发展壮大,恢复了师的编制后,才陆续走上师的领导岗位。这些将领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应当是恰如其分的。
而同在红一方面军,1935年以前就担任师级职务的将领如刘亚楼(1军团2师政委)、张爱萍(红3军团4师政治部主任)、李克农(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黄永胜(红31师师长、红66师师长)、李志民(红2师政治部主任)、(张经武(一方面军教导师师长)、孙毅(一方面军教导师参谋长)、赖传珠(红1军团1师政委)、萧华(红1军团2师政委)、杨至成(红军总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李天佑(红3军团5师师长)、王诤(红一方面军司令部通信主任)、欧阳毅(红5军团保卫局局长)、唐天际(红3军团5师政治部主任)、萧向荣(总政治部秘书长、中革军委秘书长)、刘道生(红22师政治部主任)等,在1955年9月第一批授勋名单中毫无争议地第一时间都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其中还不包括跟随四方面军、二方面军继续长征的原一方面军干部,张宗逊、肖向荣、郭天民、朱良才、彭绍辉、方强、杨梅生等。如果仅仅说由于档案材料欠缺,暂时无法认证杨成武、杨得志他们是否担任过红军师长职务,谁会相信?
第一批三枚一级勋章获得者名单中引人注目的为周保中、冯白驹、阎红彦三人。他们都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没有担任军队现职。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代表人物。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国民革命军少将副师长。“412”反革命政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抗日联军第5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1942年任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东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1950年转业赴云南任职。冯白驹做为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海南军民坚持革命战争23年红旗不倒,被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阎红彦则是继刘志丹、谢子长牺牲,高岗倒台后,陕北根据地红军指挥员中唯一的代表人物,红军时期曾任红30军(陕北红军组建)军长。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此时阎红彦业已转业地方工作,任四川省副省长。毛主席亲自提名授予阎红彦上将军衔,被授予三枚一级勋章。
在1955年9月至1957年6月期间,先后荣获三枚一级勋章的共144人,其中10位元帅、10位大将、47位上将、60位中将、15位少将、一位大校。这凤毛麟角的15位少将分别是叶长庚、刘子奇、孙超群、李信、苏进、吴世安、汪乃贵、张平凯、金如柏、贺庆积、贺晋年、常玉清、袁克服、韩东山、谭友林。
仅有一位大校罗厚福荣获三枚一级勋章。
幸世修大校则是一级八一勋章获得者中唯一一位终身大校军衔。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任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3师8团政委,后随左路军行动,任红四方面军第32军94师政委,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编入红二方面军,任32军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第120师、冀中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冀热辽军区、东北野战军工作。建国后,任第四军医大学校务部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理所当然第被称为“全军第一大校”。
转业到地方的冯白驹是海南琼崖纵队的代表,冯仲云、李延禄、周保中3人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代表。
中将中未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的有王道邦、孔从周、卢胜、匡裕民、刘西元、刘金轩、刘浩天、杨秀山、李耀、张才千、张池明、张祖谅、陈康、周仁杰、钟赤兵、饶守坤、贺诚、聂凤智、顿星云、常乾坤、韩练成、彭林、覃健、傅连璋、曾泽生、谢有法、鲍先志、谭家述、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饶杰等人。其中孔从周、韩练成、曾泽生、赛福鼎、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饶杰等人抗日战争时期还不在八路军新四军体制内。钟赤兵、谭家述同样赴苏学习。其余都是不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以及“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级的纵队和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两条标准。一级独立自由勋章获得的标准有些抽象,在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旅级和支队级任职没有设定具体的时间界限。如果真正按1937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八路军三个师部、六个旅部,新四军四个支队,那够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标准的充其量几十人。从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获得者简历中分析,这个时间段应该掌握在1940年左右。此时八路军除了国民党给予正式编制的师、旅、支队外,新增了若干八路军纵队、新编旅、教导旅。新四军各支队改为师,编制下辖旅级单位。八路军晋绥、晋冀鲁豫、晋察冀、山东军区下属旅级二级军分区,比如晋察冀军区第一至第四军分区、冀中军区,晋冀鲁豫军区的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太岳军区、太行军区,山东军区的胶东军区、鲁南军区,还有新四军所属二级军区等等。上述这一级在1940年以前任职的领导干部都获得了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冀中军区早期下属的四个军分区司令员孟庆山(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赵承金、于权申、沙克也都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5年9月第一批授予朱德等五百七十人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授予王建安等421人一级解放勋章。1962年贺诚中将补授一级解放勋章。其中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全部获得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少将中618位获得一级解放勋章。另外194人获得二级解放勋章。100名1955年大校获得一级解放勋章,其中70位1964年以前晋升少将军衔。另外尹先炳、冯文华、冯鼎三、昌炳桂、王长江、王子光、王建中、王树君、朱佩瑄、阮平、杨叶澎、杨宗胜、李志明、杨文谟、吴建初、张岗、张孤梅、张俊升、林恺、周绍昆、郑亦胜、南静之、赵光远、俞炳辉、高鹏、高文然、葛燕璋、谢唯进、甄华、唐少田等30位获得一级解放勋章的大校,始终未能晋升少将军衔。
在我军授衔和授勋将领中,除去解放战争起义将领如张治中、程潜,曾经获得国民党高级勋章“青天白日勋章”的只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王长江,国民党“青天白日勋章”授予中下层军官者只属个例,大都授予高级将领。连陈诚土木系嫡系悍将胡琏也只是在“金门战役”中有功,才获此“殊荣”。说起王长江可也算是一位传奇人物。
河北博野县博陵镇西街人,1915年1月考入保定第2师陆军军官子弟小学,1917年就读于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校(第9期),曾任第23师中尉见习官,奉军中尉连附,北京政府航空署上尉主事,济南陆军将校实施学校中校教官,军士教育团第3营中校营长,国民革命军第7军作战参谋,参谋主任,国民党32军营长、团长,天津水上警察局局长,山西晋绥教导团上校步兵主任,河北民军副总指挥。由于在长城抗战冷口战斗中表现优异,1935年7月荣获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此勋章的第65位获得者)。1938年12月率部起义参加八路军,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2月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民军司令员,1939年5月任冀中军区民众自卫军司令员,1939年12月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旅长,1940年9月兼任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11月兼任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1943年11月兼任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校长,1946年8月任绥蒙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7月任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第8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49年5月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8月任平津卫戍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任华北军区直属党委副书记,并兼开国大典阅兵副总指挥。建国后,1950年8月任华北军区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1月改称华北高级军官学校)副校长兼教育长,1951年3月任解放军第六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兼教育长,1951年6月19日,王长江因介绍昔日部属张树桥工作时未能察觉张是特务,受到了降职降级并留党查看的处分。1952年7月任平原军区(同年11月平原军区撤销,转隶山东军区)荷泽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4月任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离职休息。因病1978年11月17日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89岁。
八一奖章获得者人数不详,但不会很多。红25军、陕北红军、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后,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距1937年7月6日时间很短,在此期间参加红军的人数有限。真正大规模扩红应该只有红军东征期间在山西,和红军改编八路军之前陕甘宁地区扩红。
![[转载]1955年——1957年我军第一次授勋某些细节之孔见 [转载]1955年——1957年我军第一次授勋某些细节之孔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88年7月授予红星功勋荣誉章的条件大为放宽,凡在1937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范围包含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包括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如“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反帝大同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当然也包括“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这就使得一批参加“决死队”的干部有幸在晚年荣获一枚象征红军待遇的“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独立自由奖章授予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或脱产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2年以上,或参军虽不满2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排级以下人员。许多不够两年军龄的抗日老战士未能荣获独立自由奖章,但是在1988年7月都有幸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
照片上的这位女大尉是赵镕中将的夫人邢峰,山西定襄县人,193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2月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白求恩军医大学进修。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从事医务工作。1955年9月被授予军医大尉军衔,荣获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