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流注的形成与发展简述——翻译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某专家的论文

(2007-06-21 11:57:52)
分类: 低温等离子体理论与应用简介

    当电子雪崩到达阳极时,雪崩中积累的带电粒子会引起阳极与雪崩头部之间区域的电场产生畸变,并使得该区域导电性增加。这样,该区域电场强度就会减小,而使得雪崩头部与阴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大。如果这种畸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引起正极性流注的产生。

    在正流注的产生过程中,电场畸变尖峰(此处正电荷最密集)向阴极扩展,形成所谓的离子波。在离子波发展路径中,阴极产生的电子和附着产生的负离子会向电场畸变尖峰处快速漂移(因为电场畸变尖峰处与阴极间电场强度比较大,大于汤逊放电时),这引起电场畸变尖峰处带电粒子进一步积聚,使得该处导电性增强。于是,尖峰位置向阴极移动,且与阴极之间的电场畸变更加严重,这种自放大过程促进了流注向阴极快速扩展。

    在离子波峰值区域与阳极之间,电场强度基本稳定在一个很小的值,有效的电离系数(考虑了电荷损失)为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