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辽吉黑之旅5·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

标签:
20240904吉林省通化市集安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旅游 |
分类: 国内游记-东北 |
集安市的“高句丽文物古迹”与昨日去的桓仁县“五女山城遗产区”打包为“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年申遗成功。
清早,杨兄跟我说:“昨天已经看过五女山城了,今天高句丽遗址就别看了,沿江看看风景吧。”
“都到集安了,这些高句丽的古迹得看全啊。”我说。
我可以感受到他们三人对古迹没兴趣,纯属友情陪同。原本想先去参观高句丽文物展示中心,算了,直接景区丸都山城。
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有丸都山城、长寿王陵和好太王碑三个景区的联票,三个地方,相距几公里,无景交车。我们是自驾游,交通不算事。
昨日在五女山博物馆知道了高句丽早、中、晚都城的变迁,公元前34年建都五女山城,公元3年迁都集安国内城,公元427年移都平壤。国内城在集安市内,年代久远,没有地上建筑留存,大量的高句丽文物都在地下。
世遗之地,AAAAA景区,指示牌很到位。
南瓮门
瞭望台

宫殿遗址,南北长95.5米,东西宽86.5米,面积8000余平方米。
高句丽古墓博物馆在丸都山城脚下,7000余座古墓。三位同伴不感兴趣,景区门口休息,我是一路小跑。
我也不懂文物,但是,没见过的,有机会我就想看看。
墓区很大,墓葬形式多样。我顺路外观一两座,拍下介绍,速回景区门口与同伴汇合。
从丸都山城出来,驱车十几分钟,到了最远的长寿王陵。
长寿王陵建于公元5世纪,有东方金字塔之称。边长31.58米,高13.1米,墓顶用50余吨巨石封盖,墓基环周有11块10余吨的巨石倚护。墓道口开于第5级阶坛中间,内有两具石棺床。如此墓葬,绝世仅有。
长寿王(公元394-491),97岁,真是长寿啊。长寿王是高句丽第20代国王(413-491),好太王的儿子。427年,长寿王将都城从集安迁到平壤。
长寿王陵1号陪坟
好太王碑与长寿王陵不远,驱车十来分钟,门口见有公交车,感觉这里离市区很近。

好太王(公元374-412),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高句丽第19代王(391-412),是长寿王的父亲。
好太王碑是好太王的儿子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为其父好太王立的纪功碑,有“海东第一古碑”之称。碑立于公元414年,发现于清末,碑亭建于1982年。碑亭内可进,不可拍照。
好太王碑的历史图片
好太王碑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历史意义重大。
距好太王碑360米的山包上是好太王陵,有路到陵前,陵门打开,内有石棺床,禁止拍照。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桓仁建国,高姓。公元3年,琉璃明王迁都集安。公元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公元668年,唐与新罗联手击杀高句丽,高句丽亡。唐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薛仁贵为第一任安东都护。
数百年后,有了高丽王朝,高丽王朝姓王,与高句丽没有血统关系,我个人认为是高句丽灭亡后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至此,世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参观完毕。
***************************************************************
以前看到的一些文章,这次在博物馆中没有看到,没有佐证。做个记录,以后有机会再学习考证。
朱蒙逃离扶余国来到桓仁,娶当地头领之女为妻并生子。建立高句丽之后,朱蒙在扶余国的儿子来到了五女山。朱蒙与当地头领之女生的儿子离开了五女山,向东发展创建了百济,定都汉城。
高句丽和百济的上层都是扶余人,子民涵盖了半岛北部各族。新罗是三韩中的一支,子民在半岛南部。高句丽和百济灭亡后,经过千年民族大融合,现在三韩子孙是半岛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