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0814普陀山第三日——三十五年的记忆

标签:
19860814浙江普陀山三十五年的记忆旅游 |
分类: 国内游记—华东 |

19860814天刚亮我就独自出门去码头,当日去宁波的船票没买到。
原本是想在普陀山游玩两天,这样挺好,再多玩一天。
从短姑道头到住所不到两公里,边走边玩用了将近一小时。
当地人管码头叫做道头,短姑就是护着小姑。这里有个故事也叫传说:
以前姑嫂俩到普陀山敬香,艄公将船停在码头时,小姑来了大姨妈。大嫂护着小姑,让小姑在船上休息,自己由艄公陪着去上香。中午涨潮,小姑在船上又饿又害怕,这时观音现身给小姑送饭。自此,这里就成了“短姑圣迹”。
在回住所的路上,见路边民居有房可住宿,预定了当晚的住宿,这里距码头只有二三百米,明日买票上船都方便。
最后再在百步沙散步,再吃一顿渔家乐,背上两个包,走向新的住宿点。
新的住宿点比较简陋,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店家说,这里海风凉爽不用电扇,也没有蚊子。
这里离潮音洞不远,午睡过后散步十几分钟就到。
潮音洞是普陀山很重要的地方,可以说没有这里就没有海天佛国。
相传唐朝时,日本高僧慧萼来中国求学,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在五台山朝拜时得到一尊观音像,本想带回日本教化民众。
当乘船到了普陀山潮音洞附近,突然海面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这些铁莲花翻飞跳跃挡住了船行之道,慧萼和尚知道这是观音大士不想走了,便停船上岸。一位张姓的当地居民目睹了铁莲花的胜景,让出了自己的住房与慧萼共建“不肯去观音院”。
从此,普陀山成了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下午还去了紫竹林、南天门等普陀山的东南部,出门前嘱咐店家多做点海味。晚与居民全家同锅而食,一顿地道的渔家饭。
注:店家是当地居民,腾出自家的一间住房租与游客,饭费是点餐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