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巫女琴丝诗歌的几条阅读札记

(2006-04-02 17:22:58)
关于巫女琴丝诗歌的几条阅读札记
                            (山东)     张玉明

1.巫女琴丝诗歌的基本主题是绝望、孤独、死亡和爱。巫女琴丝的诗歌几乎都是短章,语言干净、清晰富有质感,像阳光下五颜六色的彩色碎玻璃。有时会划破你的手指淌出一小滩殷红的鲜血。
2.巫女琴丝孤独和绝望大概是骨子里的,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性格和经历造就了这种骨子里的孤独,她童年和少年大概是非常自闭、敏感的女孩吧。她的《唇》让我们体味到自恋的孤独:“我吻着/冰冷的脸/冰冷的头发/眼睛和唇/我隔着玻璃/吻陌生人/我把十个指头/吻了一百遍/天就要亮了”。巫女琴丝的《绝望》写得让人手心冰凉:“如果你死了/我会一样活着 /我还年青/站在阳台上 /还会有 /非份之想 /夜深人静/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抓一把 /你的骨灰/放在嘴里 /天快亮的时候 /我才慢慢咽下”。这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绝望以及刻骨铭心绝望的爱啊!巫女琴丝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为了爱情我毒死了那么多人》,这首诗的最后几句是:“在我临终的刹那/把我从死尸堆中/找出来的那个陌生人/一定是我最爱的人”。由此可见,巫女琴丝的绝望是期待着真爱的绝望啊。
3.巫女琴丝在《阿霞是个妓女》里写到一个噩梦:“总是做恶梦/总是梦见父亲/手持一把菜刀/站在床边”。巫女琴丝的许多诗里都有这个手持一把菜刀的父亲的影子。手持一把菜刀的父亲的父亲让阿霞和巫女琴丝“浑身发抖、四肢冰凉”。这个父亲是这个变换莫测、给人带来不安全感的男权世界的象征吗?这个恐怖世界似乎时时刻刻压迫着她:“每个黄昏都听见/锯齿一样的声音/每个黄昏都不敢/拉开墙一样的窗帘/但锯齿一样的声音/和恶梦一样有增无减/那块恶梦一样的工地/躺在一个人的肉体中/在白天安静得像块坟地”(《锯齿一样的声音》 )。
4.巫女琴丝诗歌有一种造句的倾向。我曾认为,从技术上,说诗歌就是造句。然而,造句是可以无限繁殖的。写作有一种惯性,要想不重复自己,要想超越自己,那么必须对此保持警惕。巫女琴丝的《我不是鸟》:“我不是鸟/我不是鸟/我不是鸟/我不是鸟/我不是鸟/因此/我永远不会/从空中摔下来”。这应该算一首不错的小诗。但类似的节奏、类似的造句方式老是玩来玩去早晚会有“玩”腻的那一天的。
5.巫女琴丝的世界是真实的,唯其真实,才打动那么些人的心。巫女琴丝在日常生活里也许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巫女琴丝诗歌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女孩另一个奇异的精神世界。巫女琴丝有一首诗叫《我有两个名字》:”一个是龙真真 /白净又苗条 /但头脑简单 /是个庸俗的人 /一个是巫女琴丝/是个天才 /但没有肉/只是一副骨架 /只在夜间出没 ”。也许,每个人可能真有两个自我吧,白天的自我和黑夜的自我,现实中的自我和梦境里的自我,快乐着的自我和绝望着自我,自恋的自我和自虐的自我,上半身的自我和下半身的自我,爬行的自我和飞翔的自我!那么,我们去寻找那个我们想要的、真实的自我吧。绝望后面不一定还是绝望。噩梦醒来,天便亮了。
6.巫女琴丝诗歌明显受到“下半身写作”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不可讳言,“下半身写作”的致命弱点在巫女琴丝身上也有反映,譬如自虐、对语言施暴等。巫女琴丝是聪明的,我想,她的诗歌会像沈浩波诗歌那样越来越好,越来越开阔的。

                                       2002.8.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