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009年金秋10月,邢台、石家庄14勇士,穿越邢台太行山。自己也想完成穿越,由于时间关系,老是不可以与大家同行。前两次从上龙门到前坪紫金山牌坊处,5月5日立夏日,准备第三段穿越,打算从青崖嶂到云梦山或是圪塔店村。
我朋友把我们送到青崖嶂脚下,就是过了邢和隧道第一个拐弯处。这地方有石头房子,现在有人在养蜂。

过去的古官道已经面目全非

胜利在望,快要到哑口了

经过大约1小时爬升,爬升高度400多米,我们到达垭口,垭口向北是慢下坡,垭口南侧的阎王边。

青崖嶂是一组大山的总称谓,山势高峻,犹如巨大的屏风横断在太行山上,将邢台县的浆水镇与冀家村乡以及晋冀两省分割开来。有诗曰:“神笔画巾描四庄,龙狮精神震太行。神功人雕回天力,青崖嶂里做画廊。”神笔峰高耸于东北;双狮山、二龙山南北纵贯,邢和公路穿过二龙山,双狮山、二龙山与邢和公路组成一“巾”字形;在“巾”字的两个肩头与下部两侧,曾有村民建房居住,组成“一巾绘四庄,神笔描太行”的美丽画廊。
这段慢下坡路,我们加快了速度,一溜小跑

黄鱼岭关西侧通往山西的大雨门村

这是12年5月6日拍的黄榆岭关、烽火台、长城。

《顺德府志》载:“黄榆岭,在城西一百八十里,形险道冲,旧设有边墙、敌楼、官厅、营房、防守军兵,今废。”明初,都城在南京时,就有明朝兵将驻守黄榆关,“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读史方舆纪要》)“土木堡之变”(1449),蒙古瓦刺军越过长城。几乎攻陷北京,“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在黄榆岭增设重兵,在山脚安设兵营,以防蒙古瓦刺大军从山西越过黄榆岭进入中原腹地,这也是营里村的由来。清代以后,黄榆岭明长城逐渐失去军事防御功能,山脚的兵营也随之废弃。
我们没有去黄榆岭关,继续上山

这是前方要征服的路

山下的营里村,听名字就是兵营

远处的大雨门村

别有洞天,路上可以看到一个通透的山洞

回首望,走过的群山,1是青崖嶂的垭口,2是黄榆岭关附近的垭口

这个时节,满山的小黄花。今年天气冷,5月5日不如去年5月6日开的茂盛

景区越来越近

姑崖天险

有诗曰:
“姑岩天险远近闻,奇峰突起幽壑深。
老松倒挂依绝壁,栈道危崖一线痕。
人至此处便觉小,山随境开势无垠。
庙中修持良家子,情根未断竟陨身。”
邢台叫做黄榆岭景区,山西和顺叫太行龙口景区,也称姑崖天险景区

鼓楼

“鬼见愁”栈道。通姑崖庙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险处仅宽0.6米左右,仰望悬崖峭壁,俯视万丈深渊,行人侧身而过,莫不毛骨悚然。现在景区加宽并修建了栏杆。

王母洞

姑崖庙,旧称西天圣母庙,因曾有尼姑住持,故名姑崖庙

戏台

药王洞

民国25年(1936),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曾在此潜居,是和顺早期建立的中共组织根据地

佛祖释迦摩尼

林海听涛

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龙池沟

龙池沟摄影最佳点

鲤鱼背

牛群

穿越途中的标志建筑

横切一个又一个

老道旮旯上方

红枫树

经过N多个横切

终于看到了井洼村

在井蛙村的一户人家门口,我们问有自来水没有,喝点水洗洗脸。女主人很热情,说喝冷水不好,你们出了一身汗,给到了热水洗脸,我又给水袋加了一暖壶热水,在人家休息了会儿,我们继续出发。
村北侧铁塔

铁塔北侧一房子东侧可以下到云梦山营地,邢台驴友户外扎营地

在营地上方遇到一个群的驴友,闲聊了会儿,一路向北,很开看到的圪塔店村

下山路上的山花

圪塔店村

从村南的一条小路向南,看到一个小庙,小庙向右上山可以到十字格梁

我们继续向南,在意羊圈处看到同时盛开的桃树和梨树

跑马场村,仅有一户人家了

马岭关的烽火台


马岭关口,似一条龙的晋冀古官道

残存的长城


经过8个半小时急行军,我们到了马岭关东门口,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也秀一张

马岭关长城建于明嘉靖年间,设在两山之间的谷口处,形成一个独立的关城,两侧是纵贯在谷口的石砌城墙和墩台,古驿道从关城中通过,东门和西门也就成了关城唯一的两个出口。。《邢台县志》载:马岭关“旧设有东、西二门,敌楼、吊桥、官厅、营房、防守军兵,今废。”东西墙砌有券门,今仍存,城墙及垛口大部较好,西城墙长于东城墙。
|
9点开始从青崖嶂下车开始,17:47到达马岭关村的车旁,大约用9小时,完成穿越,感觉很轻松。从青崖嶂到云梦山营地走过一次,是好几年前了,从云梦山营地上方到圪塔店,我从没有走过,没走过的路,这段居然也没有走错。
|
期待下一次,将完成穿越邢台县的太行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