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穿越太行山,是从黄巢寨景区,就是和顺县的走马槽村,过和顺县夫子岭村,到左权县营圪道村,在日月星生态庄园吃过午饭,穿过左权县东山村,从左权县紫金山景区,过邢台县马地洼村到邢台县紫金山景区牌坊处。走的是邢台县太行山的最南段。
第二次穿越太行山,是从上龙门到走马槽村。上龙门是九龙峡景区的上口,到支锅岭关,沿山腰穿越到和顺县的南天池村,翻过天河梁,到黄巢寨景区。
我们8点50从上龙门出发,沿景区大门南侧一个洗车场旁的土路,一路向东南方向。
九龙峡景区上口的收费处和下山的台阶

19日的一场四月雪,下的非常大,走在树林里尚未融化的积雪上,感觉非常爽。

穿过了松林,很快到了支锅岭关口。

据《四镇三关志》载:支锅岭口关为“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支锅岭口关城南侧为山涧,深不可越,西侧为壁立悬崖,陡不可攀,所以只在北、东两面筑有石墙。城墙今保存较好,北侧城墙上尚存石匾,阴刻横书“支锅形胜”四字。此匾无年号,署有“总督蓟辽都御史杨”、“巡抚保定都御史孙”、“整饬大名兵备副史姜”。

示意图一

从支锅岭长城西侧沿小路一路上行,第一次到了孤山旁边。

山腰的东侧是河北的巍巍群山

孤山又称西孤山,海拔1517米,山势挺拔高峻,屹立于群山之巅,五代梁晋时,邢州节度使、十三太保李存孝曾登此峰望敌,故又称存孝垴。从孤山西侧横切过去,再次进入松林。踩在雪上,听着脚下“咯吱咯吱”的声音,我们快乐的跑了起来。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

出松林继续沿山腰横切,看到一小潭清水,真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的冲刷左右,这里形成了一座小天生桥

这是一座古老的小庙,庙里有光绪30年重修山神庙的功德碑。

远处的孤山,我们走过的路

前方是巍巍天河梁,还可以看见到牛郎织女景区观景台

第三次穿过松林

出了松林,就可以看到远处牛郎织女景区的小庙和亭子了

11点50我们到了牛郎织女景区,就是山西和顺县南天池村,用时三小时整。这条路是第一次走,没有想到如此好走,居然没有走错路。占了下雪的光,昨天有人走过,路上好多的脚印,成了我们的路标。

南天池村的牛郎织女景区修建了好多年,是个没有完工的景区,是驴友们吃饭休息的场所,是个中转站。
示意图二

我们在南天池景区吃过午饭,休息了35分钟,经过调整,继续出发。13点爬上了第一个山梁。看看远处的松林,四面环山的村子,很有成就感。

天河梁,海拔1753米,为邢台市第三高峰。地处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天河山景区与山西省和顺县松烟镇走马槽之间的晋冀分水岭上,位于邢台县白岸乡王山铺村西,南有和顺县走马槽村,北有和顺县南天池村。 2006年12月13号,和顺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6月7号,和顺牛郎织女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南天池、牛郎峪一带为中心的牛郎织女核心文化景区正打造之中。
天河梁东南—西北走向,从走马槽村北面的南端开始,绵延近二十公里,一直延续到南天池村西,山体挺拔陡峭,两侧山峦叠障,群峰峥嵘,最窄处只有1米多宽,山梁的中部有一段有大小不等的石块贯穿50多米,貌似河床上的垫脚石;山梁上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各种山花竞相开放,构成花的海洋,特别是夏日无数朵米粒大小的白色“麦穗花”星星点点,随风摇曳,颇有一种浪漫唯美的气息,深深印刻在驴友们的记忆里。
走马槽村

14::50分,到达走马槽村黄巢寨景区的小庙处,共用时六小时。我们第一次就是从小庙下面上来的。

蜿蜒的小长城

黄巢寨景区

长城与烽火台

示意图三

经过两次穿越,走穿了邢台太行山的南半段,下次打算从上龙门到云梦山,然后再从云梦山到障石岩。分四次穿越邢台县的太行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