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李贺共饮
李贺有什么独特之处,值得洛夫邀请?
齐读诗歌后,找出表现李贺独特的诗句交流讨论
(1)有客骑驴自长安来 背了一布袋的 骇人的意象人未至,冰雹般的诗句已挟冷雨而降
独特之处:骑驴——李贺独特的户外创作方式
意象——骇人
(结合前面所提及的李贺诗歌理解)李贺常选用冷僻的
诗句——冰雹
(以诗歌中的诗句为例,找出诗句与冰雹的相似点)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石破/天惊/秋雨 吓得骤然凝在半空——洛夫化用李贺的诗句,节奏短促,音节铿锵,渲染出李贺出场的环境氛围,也暗示出李贺诗歌的震撼力,更体现出洛夫融会古今、雄健的笔力。
(2)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瘦得/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涌起千顷波涛
奇特之处:瘦得犹如狼毫
引余光中关于创作的评论:形容一个人瘦得如同胡须,那就不仅由平面而立体,由形态而精神
引导学生理解用狼毫比李贺的用意
笔是文人的必备之物,用笔形容诗人,比喻得新奇而且贴切。一支狼毫,准确描摹出李贺创作时殚精竭虑,字斟句酌的精神。
引导学生找出诗句中的暗喻:千顷波涛暗喻李贺宽阔的精神世界
再次朗读第一章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洛夫笔下李贺的形象。
通过新奇的比喻,一明一暗,写出李贺身形瘦削,精神宽广
(3)你激情的眼中/温有一壶新酿的花雕/自唐而宋而元而明而清/最后注入/我这小小的酒杯
奇特之处:眼中有酒,酒跨越时空注入我的酒杯
联系其他诗人写酒的诗句,理解酒在诗歌中的作用。
酒是自由,无拘无束的象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是李贺摆脱现实中的痛苦,获得精神自由的最佳且唯一途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是诗人获得创作灵感的途径(李白斗酒诗百篇)
是打破时空,联系古今的途径(自唐而宋而元而明而清)
李贺是独特的,是悲伤的,面对这样的李贺,洛夫想在共饮时,对李贺说些什么?
洛夫想对李贺说?
(1)(我)嚼五香蚕豆似的/嚼着绝句。绝句。绝句。
(或放入上一部分)
找出绝句和五香蚕豆的相似点:外形——小而精 味道——丰富深远
句号的作用:外形——也似蚕豆
作用——隔离开三个“绝句”,使得诗句从形式到节奏更似蚕豆,使三个“绝句”各有深意。
三个绝句的深层含义:第一个——李贺擅长的诗歌体裁,照应第一章节中化用的李贺诗句
第二个——对李贺诗句的赞誉,绝无仅有,精妙绝伦,照应第二章节中“最得意的一首七绝”
第三个——?
朗读第三章节,通过找出洛夫想对李贺说的话,理解第三个绝句的深层含义
(2)来来请坐,我要与你共饮/这历史中最黑的一夜/你我显非等闲人物/岂能因不入唐诗三百首而相对发愁
洛夫:对李贺遭遇的同情,对李贺及其诗歌的赞同,对李贺人品的称赞
(3)从九品奉礼郎是个什么官?/这都不必去管它/当年你还不是在大醉后/把诗句呕吐在豪门的玉阶上
洛夫:对名利地位的蔑视,真性情的流露
(4)我要趁黑为你写一首晦涩的诗/不懂就让他们去不懂/不懂/为何我们读后相视大笑
洛夫:与李贺的默契,相互的理解
李贺所处的社会——一个忌才的时代,李贺的自身性格——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近于偏执。诗就是李贺的生命,李贺自身的命运也象这个绝句一样,虽然短促,但精彩。
四、诗歌特点
诗人: 李贺 洛夫
诗歌特点:善用比喻 比喻新颖贴切
想象夸张 想象奇特夸张
称号: 诗鬼 诗魔
五、拓展
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古人,创作一段新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