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去年,我写了《生活大于生意》,应该叫做内部资料吧,但很多朋友跟我说读后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今年,我们决定再写一本,暂拟名《信任分享,传播致胜》,内容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和传播力,获得更好的社交和工作。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这里持续放出书稿,请大家帮忙挑错,并根据内容框架,提供相关的案例,谢谢,挑错和提供案例,请留言。
第三节、人性科技,时代必然
诺基亚打出了一句口号,“科技以人为本”。但诺基亚依然逃避不了被时代抛弃的命运。它被微软收购后,CEO非常伤感的说了一句话,“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我们还是失败了”。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是没有错的,在那个时代,它也的确做到了让我们能够用上了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好的手机,并且还耐用,能砸人。但是,当时代变了,如果诺基亚能够加上一句字,也许命运就会改变,“科技以人性为本”。
一、人类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幸福来自哪里,很多人都在苦苦追寻这个答案,每个人也在倾尽一生追求幸福。有人说,幸福需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赚更多的钱。有人说,幸福需要有足够的精神文明,让自己身心宁静,淡养一生。但是,我们反思这些答案,好像都欠缺了些什么。我更愿意相信姜汝祥博士说的,幸福来自与身边的人的互动,而我认为,这个互动,更多就是分享。
买了一部玛莎拉蒂,你会感觉到很幸福。但假如把这台车和你搬到一个荒岛上,没有网络你联系不了任何人,也刷不了朋友圈。你就整天开着玛莎拉蒂在岛上晃悠吧,你还觉得幸福么?也许您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苦行憎,你会说你的苦行不需要与人互动互认分享,你内心充满幸福,我可以接受,但我是凡人,无法理解。
为什么有人愿意晒恩爱,就是因为她想把这种幸福放大,与人分享。亲子妈妈为什么愿意晒娃,就是因为她想把这种与孩子互动的幸福放大,与人分享。当我们的一切都接入互联网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特性更加强烈。我周日下午在办公室泡上一壶咖啡,我觉得这个时光很幸福,但最终我的幸福也是通过发了个朋友圈后得到很多点赞得到放大。
我认为孤独是一种气质,不错的气质,但幸福绝对是来自身边的人与你的互动。当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身边的人,没有空间的限制,而是指你可以链接到的且彼此喜欢的人。
二、科技以人性为本
我们来对比一下小米手机和诺基亚手机,在科技含量上,抛开时代的原因,两者都充满了科技感。但是,小米的科技感与诺基亚的科技感有什么不一样呢?诺基亚把天线藏起来了,把体积缩小了,把声音变更清晰了。但小米不是,小米让你更更多米粉互动了,让你用小米手机阅读的时候,还能看到自己在其他人排名中的位置了,你玩小米玩得好,还可以帮助到其他米粉了,你是小米的前100个用户,你的名字还展示在很多人的开机画面上了。
走路这个东西,按理说是个人爱好。微信只需记录自己每天走路的步数,且计算消耗了多少的热量,这就是科技。但微信不干,还让你邀请很多好友一起走路,计算排名,还能把步数捐成公益。你的走路就已经不是个人的事情了,而是跟你的人性相关了。与朋友比一比谁走得更多,让自己的走路变成公益。
如果说,追求幸福是一种人性,那么,通过科技,让我们能够与更多的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互动,就是科技以人性为本了。
三、功能科技和人性科技
你现在去买一部手机,会在乎这部手机的功能吗?在以前会,所以,我们把以前的手机叫做功能手机,而现在的手机是智能手机。功能手机注重的是,我的手机能干嘛。能打电话,能发短信,还能玩个贪食蛇。但是,你去买一部苹果手机,基本上你就很少关注她的功能了,因为智能手机,会让你喜欢什么功能,它就能拥有什么功能。
功能科技让我们世界发生了巨变,推动了社会发展,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4G技术,高速处理器,更好的储存设备,都让我们越来越好。但是,有另外的一样科技,也快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facebook一开始推出,只是让用户给哈佛自己的女同学的照片打分,按理说,这个东西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可是,很快,facebook风靡了哈佛,然后美国各大高校,然后整个北美和全球。微信,微信,原来是由张小龙从QQ邮箱演化而来,科技含量并不高,而现在的微信已经几乎影响了所有的中国人。
我们使用微信红包的时候,并不是享受这项技术,而是享受着我们因为一个微信红包,而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朋友交往,我们使用支付宝的时候,并不是感叹马云的技术多牛,而是享受着我们和商家的交易关系变得如此之简单。相对于功能科技,人性科技并没有从技术上去强化自己,而是从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强调它的价值。
四、产品是用户关系的载体
人性科技的发展,让很多与科技不沾边的产业获得了高能。我跟我们亲子约的商家说,如果你还是一味专注于你的产品质量,而没有考虑用户的人性,那么,你将出局。而在这个时代,你很容易就能够获得能帮助你改变用户之间关系的人性科技,比如,微信,比如,亲子约。
对于亲子约来说,当我们问,产品是什么的时候,很多人说,产品是帮助到了孩子的成长,帮助到了妈妈的发展,等等。其实,如果站在人性科技的逻辑,产品应该是帮助用户优化她们之间关系的载体而已。你组织一个亲子活动,这个活动是承载了妈妈和孩子,妈妈与其他妈妈,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
如何让你的产品,去优化她们的这种关系,才是你要重点考虑的。
【作者陈泳佳,亲子约创始人,乐野科技CEO,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职业导师。欢迎添加微信 chenyongjia75 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