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旅游,一种心的旅游模式

(2009-05-07 14:32:04)
标签:

心理旅游

杂谈

分类: 经营管理
昨天晚上,一个电台主持人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要我今天在节目上谈谈关于心理旅游的话题。有时候,当我们这些所谓的行业人士埋头于日常的繁琐工作的时候,倒是外行的人士,确在这个行业上看得比我们更远了。刚刚在写题目的时候,本来是“心理旅游,一种新的旅游模式”,确错打成了“一种心的旅游模式”(熟悉我的文字的朋友都知道,错别字是我的特色),突然之间感觉也不错,于是也就确定了这个题目。

我试着问了问一些业内的人士,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个所谓的“心理旅游”。心理旅游也叫心灵之旅,是在旅游的行程中,由专业的心理医生陪伴,通过心理医生的积极引导,将游客的心灵融入自然的美景中去,从而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扰。这种方式难以规模化生产,但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

旅游从原来的观光旅游发展到现在多种多样的旅游模式,度假旅游是最常见的,考察旅游也慢慢兴起,修学旅游成了夏令营的衍生产物,而心理旅游,则从另外一个侧面深化了旅游的内涵。很多心理医生发现,在室内的心理辅导效果并不明显,而通过外界的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心理辅导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心灵课程,大自然的宁静和博远,是极其有效的道具。

在节目中,主持人谈到,如果要放松,为什么不可以一个人,而要多一个其他人(心理辅导师)来干扰呢。我们以前在操作团队中,有时候会发现有一些游客,单一人参团,然后在整个行程中闷闷不乐。我们都会叫导游特别关注这些游客,因为他们多是心理上有所困扰的,比如家庭问题,工作问题等等。希望通过旅游,减压放松。但导游毕竟不是心理医生,除了多关心照顾外,无法起到其他作用。这些游客有时候能够通过几天的旅游,回复情绪,但一些确在别人越开心的时候越孤单,越想不开。如果这时候,有心理辅导师给予适当的辅导,引导游客把情绪转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去,应该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心理旅游还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成本。作为心理辅导,各人有个人的心理问题,辅导必须是有针对性的,难以规模化生产。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组织一批全部都是婚姻失败的人参加某些专门针对这些人的心理旅游,但效果肯定不好。心理医生即使对同一病例的病人,也会因人而异的采取不同的治疗辅导方法。所以,目前出现的心理旅游大多还是由心理医生单独陪护的形式。这无疑制约了这种产品的发展。但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还是值得从业人员去探讨和关注的。

更多原创文章请点击这里:http://www.chinavalue.net/chenyongjia/Home.aspx http://img.tongji.cn.yahoo.com/933848/ystat.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