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典都渡过了,还怕雪灾?

(2008-02-02 00:32:14)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点滴
什么叫做五十年不遇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从网络上和媒体上我们看到,这一次的雪灾应该是非常严重的。这两天和一些同行沟通,确认了这次雪灾的严重性。退团,很多条线路已经被游客退光了。想想也合理,想旅游这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当国家还在救灾的事情,当温总理的专机起飞了却找不到降落的地方的时候,我们还搞什么旅游,明摆着给政府添乱啊。
 
我们这一次很坦然,手头上很多机票,还有很多下了定金的汽车和酒店,怎么办?赔呗。相对于03年的非典,这一次来的更加让人措手不及,本来大家都看好的春节黄金周,本来大家都在抢着订机位订汽车,一下子就全冷下来了。可是,我却发现,这一次大家都很乐观——非典都渡过了,我们还怕雪灾。
 
是的。媒体开始关注雪灾对旅游行业的打击了,一个不怎么准确的说法是——非典之后最严重的打击。但是,大家都在默默关注着天气预报,默默期待着天气好转,以及默默祝福着那些在路上的人们。损失如果已经无法挽回,那么发愁是没有用的,今天一同行说,要不,大家把初一初二空出来的汽车集中起来,绕市区转几圈,为雪灾捐款游行吧。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温总理指示专机起飞,他要到灾区第一线去,但是没有一个机场可以降落。不久,我们看到了他在湖北,在湖南,在广州的身影。一个老人,一个共和国的老人,在冰冷的雨雪中,跟黑压压的人群说对不起了。
 
记者采访广州火车站,一个工作人员说已经连续八个小时这样子了,在车站维持秩序,几乎虚脱,还有湖南电力的,江西路政的,全国都在努力。而那个回家的身影,在摄像机前失声痛哭:“跟他走散了,钱和车票都在他身上,不知道怎么办?”记者连忙发动捐款,起码几百元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手上。但是,更多的挤火车或者在等火车的人呢?
 
我呆在室内都觉得冷,那些在车站或者在路上的人呢?网上一篇帖子,图文并茂,记载着江西的一次连环车祸,生命在灾难面前真的不堪一击。在这又冷又饿的天气里那些等了几天的人,女人,孩子们,又是如何的脆弱?
 
春运,一个令人感到非常复杂的名词。这代表着回家团圆还是代表着残酷的交通压力?一个衣冠鲜亮的年轻人对着镜头说:今年我一定要回家,不管多难,我一定要回家。外文评论,国家灾难面前,国民素质暴露无遗。是的,回家是你的权力,但是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你正在劝说其他的同乡或者朋友,留在广东过年吧,那么,我也许会把你的形象摆在温总理身边的。而你那么坚定的“不管多难我要回家”或许,你不难,难的是这个国家,温总理额头上滴着雨水,还不得不跟你说:真对不起,我们一定想办法让你回家。
 
不就一种民俗嘛?如果说对于民工来说,春节是他们一个不可或缺的节日,但是对于某些白领来说,或许只不过就是一种炫耀而已了。“我发现不对,前面白花花都是汽车的灯光,然后砰的一声撞上去了,我满头是血,逃出来后,发现后面还有一部车冲过来,我赶紧逃命,正想跟着别人跳下高速公路,突然听到前面跳下去的人一声惨叫,原来下面是一跳河。”如果,是这样的一种回家,我们怎么想?
 
我们看到政府在努力,看到官兵在努力,但是很遗憾,红十字会呢?中国青年志愿者呢?还有,国家的垄断企业呢?怎么样才能让回家的人留下来?不是一张倡议书这么简单。我看到广州的旅行社很快推出了针对留在广州的外地人员的周边旅游线路,该感叹呢还是赞叹?
 
情况依然在恶化。目前我们关注的是交通压力,而另外的灾区呢?非典影响的是没有区别的人群,而雪灾,最为打击的却是生活在底层的中国人。他们在车站,在路上,在家里接受着灾难的折磨,政府在努力,那么我们旅游行业,就调整好心态,不要添乱了,非典都渡过了,我们还怕雪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