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营管理 |
终于,两天的高峰论坛结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米尔顿科特勒,也不是李亚夫,倒是严介和的奇谈怪论和郭凡生的激情令人深刻。严格来说,这两天的论坛门票价格共3000元是不值得的,估计其中起码一半是冲着科特勒,但至少八成以上的人没有在科特勒的演讲中得益。严介和,普通话很难听,但你完全能够融入了的奇谈怪论中,在我会我一直想提问,因为正好手头上有一篇文章是批判他野心太大企业风险太大的,我想提问关于他对他野心的看法,当然,我估计他的答案应该是人没有野心干脆不要出世算了。会后,朋友把他整理的资料传了给我,跟大家一起分享,或者批判,括号中的是我的话:
1、真正要成为一流企业界的精英,应该都是不读书不看报的(放屁吧),为什么呢?能够学习知识的是三流的人,能够在读书看报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知识的人,是二流人,因为生活才是永恒的老师,能够在生活中无中生有,创造知识的人,才是一流的人。一流的企业家讲理念,三流五流的企业家讲理论。
2、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拘泥于书本,停滞在校园,温习在书房,都是幼儿园的东西。在风雨中飘摇,在生死中考验,没有倒下,生存下来,这才是真知识。
3、今天的成绩是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利润。
4、机遇无处不在,能够抓住机遇的人,是三流的,能够寻找机遇的人,是二流的,恰恰是创造了机遇的人,才是一流的。(好像有道理)
5、一流企业只合作,不竞争,二流企业既合作,又竞争,三流企业只竞争,不合作。(能接受)
6、敌对的都是优秀的,伤害了敌对,就伤害了优秀。主动的去走进敌对,去推销自己,去表现自己,同时同化敌对,最后拿来敌对,到驾驭敌对,这就是企业家的心态。企业家要永远理解别人,同样地,他也要永远理解别人不理解他,这就是我的心态。(后半句引起了长久不息的掌声)
7、企业家的标准是什么?激情,冒险,梦想,理想。
8、企业不是研究出来的,企业是做出来的。
9、好员工的标准是既聪明又能干而且听话。(这句话说后过了几秒钟后,掌声如雷)
10、招聘最好用的是本科生,千万不要用研究生,谁用谁痛苦。
前一篇:守时都做不到,诚信能做到吗?
后一篇:向乞丐学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