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是按照本能生活?√

(2020-02-14 01:42:32)
分类: 人生思考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是按照本能生活?√


做心理咨询越久,就越坚信绝大多数人都是按照本能来生活工作的,为什么人们会是这样?这曾经是长久困扰我的一个问题,直到看到马斯洛“类本能”(也有翻译成“似本能”)的概念,类本能的概念给了我有益的启发,借用马斯洛的类本能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开头提出的问题。

Instinctoid”(类本能的)一词,是马斯洛自己造的,由“Instinct”(天性,生性,本能,天赋,直觉)后面加上后缀“oid”构成。“oid”的含义是“类似的”、“相似的”、“像…的(东西)”等。什么是类本能?现有的解释是:类本能需要即天生的心理需要,包括“基本需要”和“超越性需要”,尽管这些本质上较弱,但是使我们可能并追求生活中的某些价值,如“真”或“美”,只有满足类本能需要才能获得身心的完全健康。

声明:本文不是在心理学界给出的定义上来使用“类本能”概念,本文只用类本能的概念只是一种借用,本文所使用的类本能是指什么,且慢,容我慢慢说。

什么是本能,本能指某一物种或个体在其生命中的某阶段所表现的某种特殊的行为模式。本能的概念不难理解,饿了要吃,冷了要穿,遇到危险要逃……这些都属于本能,本能有些什么特点?本能具有不过脑、反应快、动力强、效率高等特点,实际上反应快是和不过脑密切相关的,因为不过脑,所以反应快,这就是我们平时会提到的“本能反应”,比如动物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反应是完全不经大脑的,反应之敏捷令人感叹,其动力之强也超出其平时的N倍,其奔跑速度也远远大于平时。人们说的“狗急跳墙”就是这种情况。

动物(包括人)本能的这些特点是进化的结果,为什么会进化出这些特点?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行为效率,如果凡事都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和分析,一定会导致行为效率的极大降低。事实上,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紧张、惊恐、厌恶……机制,都是为了提高行为的效率,比如对某种动物(如蛇)的本能恐惧,对某种气味的(比如臭)的厌恶,就是如此,人在看到蛇、闻到臭味的时候,就不需要再作思考并本能地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本文所说的类本能就是指人不属于本能的需要其实也具有类似于本能的特点,其运行机理也和本能运行的机理完全相同,因此称为类本能。比如观念上,一个人如果他认为应该认真严肃对待工作生活,那么他在做具体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再去思考“我要不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他就瞬间进入到认真严肃的状态;一个人如果很爱面子,他在当下是不会再去思考“我要不要‘展示’一下自己”的问题的,在有机会显摆的时候也都会条件反射式地显摆自己;那些大母神在控制别人的时候,她也一定不会在当下思考“我为什么要控制ta”的问题……类似的例子无数,数不胜数!换言之人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本能来行动的。

当然,这样的反应方式也有着同样的原因:提高行为效率,换言之,按照本能反应模式来思考和行动很“省事儿”!但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运行模式表面上看那和动物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差别,动物的本能反应模式是经过几百万年进化优选的结果,它们的本能反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而人的反应模式却并非如此!

为什么人本能反应模式就不一定正确?因为人是一个“观念动物”,人们往往是先有一些观念、信念,然后再开始行动的,而他事先“设定”的那个观念或信念却未必是正确的,如果按照错误的观念去行动,那当然就是错的,何况实际上就没有任何观念或信念可以认定为永远正确,智者非常明白一切时期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佛家告诫人们要“破执”。

人的观念从哪里来?就是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灌输或影响形成的。一个自私的人养出来的孩子非常可能是自私的,虚荣的爹妈肯定也会养出爱面子的子女……如此分析,我们就知道父母身上的责任无比重大,如果成长过程中形成了错误和丑陋的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就将一直维持到孩子老死的那一天,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带着成年之前形成的模式一直走到死亡的。

成年之后人的心理模式就没有改变的可能了吗?有改变的可能的,但绝大多数人都因为不愿放弃原有的特别“省事儿”的模式,如果放弃了,那就意味着又要重新学习一个新的模式,而这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又注定了是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因此只有极少数人会主动迈出推翻原有模式、重新学习新模式的这一步,这些人往往是非常理性、认真、严肃的人。

总结:人是一个“观念动物”,人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本能来行动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带着成年之前形成的模式一直走到死亡的。按照本能反应模式来思考和行动很“省事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