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性癖形成的心理历程及应对√

(2018-09-29 01:12:01)
分类: 心理咨询
易性癖形成的心理历程及应对√


先不说易性癖,先来说一说这样的一群男孩子:他们天性很内向、很敏感、个性柔弱柔和、心思细腻、情感丰富、胆小害羞,这样的孩子如果后天父母的教养方式有问题,比如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过度的保护或过度的宠溺,而过度保护或宠溺则导致孩子的主动性缺失、害怕新环境、害怕失败、极度胆小、非常脆弱、非常爱面子、受挫能力很差……这样的孩子在群体里永远是被无视、被忽视的人,别人无法走进他,他也无法融入集体,不幸的是每个人都需要被重视、被关注、被理解,因此被忽视、无视就会导致其心理失衡,此时其内心会焦躁不安,为了克服这种焦躁不安,人的潜意识就会自动开启防御模式,比如在心里说“他们都很low,我才不会在意他们是否重视自己”,或出现退缩(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以避免失误、失败招来他人的嘲笑,或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不与他人交往,或做出各种哗众取宠的举动以吸引他人的注意,或变得非常清高以掩饰自己的不安并向他人证明自己,或逐渐或突然变得非常“自信”和张扬以显示自己的能耐……

这些孩子的大部分人最终都会在自我调整中慢慢地重新恢复平静或常态,但其中的一小部分则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演变成易性癖,而这个演变过程则充满了偶然性,也带有明显的必然性。比如某次不经意的发出的娘娘腔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之后在潜意识的驱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娘娘腔来说话;或者“偶然”间看了一篇文章或看了一个视频就激起了要做一个异性的冲动;或者“偶然”间被某些相关的新闻或某些“俱乐部”诱惑了;或者“偶然”间发现有人喜欢自己具有的异性特征;或者“偶然”间发现自己易性癖的行为可以成为对抗父母压制的工具……这应该是大多数易性癖者的开始,之后经过数年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催眠的强化,这些孩子终于成为了坚定的易性癖者。

由于易性癖者在被发现是易性癖之前,他们都会对自己的心理、情感进行各种各样的巧妙的掩饰或包装,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是易性癖时,孩子易性癖的心理模式早已经坚如磐石难以撼动,不要说孩子的父母,就连专业的咨询师也无法再打开其心门,完全无法进入到孩子的内心。

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必然会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明里暗里的博弈和较量。此时孩子的心理是:完全不能接受任何人(当然包括父母)对自己易性癖特征的否定,因为他们曾经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因此对父母的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充满了戒备、防范,他们非常反感父母的劝说。而父母的心理则是:强烈地无法认同易性癖,更完全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易性癖的事实,只要一想到孩子是个易性癖者,有些父母就有痛不欲生的感觉,因此非常执着我坚持着去劝说孩子,或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和影响孩子,企图将孩子拉回正常轨道。显然这场博弈或较量注定了是激烈的甚至是惨烈的。

由于父母与孩子博弈和较量是具有天然的软肋的,他们从根本上说是爱孩子的、心疼孩子的,他们是真正关心孩子的快乐的,他们发自内心地舍不得孩子痛苦和难受,因此他们是有很大顾忌的……而相对而言孩子的顾忌就会少得多,他们顾及父母心情、感受的强烈程度比父母顾及孩子心情、感受的强烈程度比要轻很多。由此可见,这两方之间的博弈和较量在一开始父母就处于明显的劣势,他们比孩子更容易恐惧和妥协,因此父母在博弈和较量中落败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但绝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放弃对孩子的拯救!他们都“贼心不死”,他们都会绞尽脑汁地、倾尽所有地企图把孩子拉回来,但不幸的是这种拯救在孩子看来却是十分愚蠢的和非常可笑的,实际上孩子对父母良苦用心是无动于衷的,只不过因为看见父母的难过和痛苦他们也会有些心疼,从而有时候会刻意地给父母一些所谓的“希望”,当发现父母的状态有所好转之后,他们在心魔的作用下有重新回到他们的世界,如此反复无数次之后,有些父母终于死心了,他们不得不在极度无奈之中放弃“拯救”,而这个放弃则意味着孩子的胜利,也意味着父母从此开始了绝望的人生。

由以上分析可知,1、易性癖大多数是由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易性癖的心理原因有很多种情况,从教养方式看,宠溺、控制式教育有可能导致易性癖,从个性特点看,内向、退缩、柔弱的个性也会导致易性癖。当然,一定会有一些易性癖属于天生就具有易性癖潜质的情况,比如有一些男孩子天生就具有女性化的潜质的,反之有一些女孩子天生就具有男性化潜质的,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很少很少的。2、易性癖是由心理长期扭曲逐步积累而成,而当心理扭曲达到易性癖状态之后,其理性的丧失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此时他们会变得“不讲理”,因此通过咨询就无法改变他们,因为咨询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进行理性分析的“讲理”的过程。

作为父母,面对易性癖的孩子该怎么办?对此我是比较悲观的,我实在无法给出乐观的结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重了就一定难返甚至不可能返。首先我倾向于认为心理咨询对易性癖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或许催眠是一个选择,但我估计,1.催眠师难找。2.即使找到了,催眠师对易性癖进行催眠的经验也不会很丰富。3.最关键的是孩子非常非常可能不愿意接受催眠。

更麻烦的是,现在整个社会居然也扭曲到纵容易性癖、同性恋的状态!这导致父母在劝说孩子的时候居然是处于道德低处的。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易性癖的问题关键在于帮助孩子找到恰当的宣泄情绪的方法,但实际上关键肯定不在于压力释放,释放只是治标,但不治本。

对于易性癖的孩子,无论哪种原因,高强度的体育运动都是非常有益的训练项目,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体育好的孩子当中,有心理问题的人的比例是很低很低的。

可能有家长会认为我的观点过于消极,但或许这种“消极”恰恰是积极的。打个比方,洪水来了,如果是小洪水,我们当然需要迎着困难上,努力筑堤以保护财产,但如果是特大洪水,我们依然还想着要保护财产完好无损的话,这就是很不明智的,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做好肯定有巨大的财产损失的心理准备,然后按照洪水的进程规律进行自救。

一般而言,对于天灾人祸,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巨大财产损失的事实,但对于人的自身的问题,我们往往无法调整自己去接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认为那个事实是可以改变的,也正因为认为可以改变,所以极不愿意“放弃”,而这种反应实际上是看不清规律的结果,如果我们发现某件事情的发展规律是不可能再改变,或许我们的心态就会轻松许多,就像面对特大洪水时,我们发现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于是我们就努力调整自己。

总之,我以为有易性癖孩子的父母最应该做的或许是努力修炼“舍得”和“放下”——虽然这是非常艰难的甚至是非常痛苦的。我以为正确的心态是:哪怕我们一时做不到,也应该尝试着去“放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