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火车司机的诗
(2010-11-05 20:09:09)分类: 自娱“油”坛 |
写给火车司机的诗
七十年代,在部队上常常乘火车出差,有时就错过了客车车次,又急于赶路,只好跟车站联系乘坐货车。
乘坐货车时,一般是坐在车尾列车长乘坐的短节车箱(称作守车),也有时坐在带篷的货车车箱里,运气不好时也乘坐过露天的敞篷货车车箱,还在蒸汽机火车车头(称作单机)的水箱上坐过。
敞篷车箱和火车车头(单机)水箱上坐起来不是很舒服的,风吹烟熏倒还在其次,特别是坐在水箱上,列车跑起来感觉又高又晃,心里真有几分恐怖感。
但也有幸运的时候,能碰上好说话的司机,这时他们会让你坐进驾驶室。
驾驶室中除了我共有三个人:司机、副司机、司炉。
司机坐在左侧,副司机坐在右侧,而司炉是没有坐位的,他闲时只能坐在工具箱上,而他又把工具箱让给了我坐。所以,他除了不断地给火车添煤外,抽空就只能靠在车箱上休息一会。
司机松开刹把,列车徐徐起动,不久就山摇地动地飞驰开来。正副司机大声喊着,互相作着手势传递消息。司炉则用大铁锹铲起一锹黑煤,左脚踩下地面上一个铁制突起(相当于按钮),炉膛门呼地一下张开,他趁势挥锹将煤投入炉膛。他就这么一锹接一锹地铲着,直到炉火熊熊,列车飞奔,才启动自动送煤装置,然后靠在车箱上一边透过炉门的小孔观察火势,一边稍稍休息一会。
看到师傅们这么忙碌,这么辛苦,我很受感动,加上第一次坐进火车头的驾驶室的新鲜感,使我的心情变得很激动,竟产生了要写首诗歌颂他们的念头。
于是,从小本子上撕下一张纸,不顾机车剧烈的摇晃和震动,哆哆嗦嗦地写了起来:
风驰电掣,
山摇地动,
带着震耳欲聋的吼声,
钢铁身躯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飞驰。
你把山一样高的物资,江河一样汹涌的人流,
送往祖国各地。
我愿做,愿做,
愿做那熊熊燃烧的锅炉炉膛中的一粒小小煤屑,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我愿做,愿做,
愿做那翻滚沸腾的锅炉炉胆内的一滴小小水珠,
有一分汽就出一分力。
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
奉献我们的生命和青春!
“诗”写好了,字迹歪歪扭扭的,挺不好意思地拿给师傅们看。师傅们尽管忙得不可开交,可还是作出认真欣赏的样子,看了两眼就交给下一个人去看,他们都夸诗写得不错。我说,不错就送给你们了!师傅高兴地将纸条装进了口袋。
今天回忆这段往事,仍不免有几分激动,于是根据记忆,将这首“诗”整理出来。
让大家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