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汶川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学习的总结
(2008-09-24 09:03:13)
标签:
杂谈 |
关于向汶川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学习的总结
在废墟中学习的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透出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追求,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贫穷但却志存高远的自傲,当无数人看到这张令人潸然泪下的图片时,看到了一个民族奋发进取时的身影。看到了一个民族历经万般磨难之后走向崛起的希望。让书-成为了生存下去寻求生命光明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
曾几何时,我们的头上被冠以这样的称号:“80后”、“90后”,我们被称为“我字当头的一代”,“依靠父母的一代”,“自私自利的一代”。对于我们这些所谓的“80后”、“90后”们,社会上一度引发了很多争议,以至有人说,我们就象一颗草莓,光鲜的背后是无法肩挑大担的脆弱。也许是我们成长的环境一帆风顺,也许是我们的亲人过于溺爱,也许是我们从未经历过风雨……在许许多多以我们为主题的争议中,我们竟常常不屑顾及。然而,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灾难中我们这个年轻的群体经受了短暂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在废墟的烟尘中,“80后”、“90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个独立、无私、勇敢和坚强的青春形象,用无以复加的形式告诉世人:我们也是堪当重任的一代。
我们看到,第一批赶赴灾区救援的成都军区空军某部十人敢死队,曾冒着生命危险两次进入回龙沟重灾区,累计一百多小时生死搜索,在大难来临时为人民擎起一片生命的天空。这是敢死队英雄谱的年龄--“队长:冯新兰 36岁、副队长:侯文平 26岁、队员:任勇19岁、杨罡19岁、李文杰23岁、陈斌20岁、林伟23岁、赏金虎18岁、张建东18岁、马文龙18岁”。这是一个多么年轻的群体,这个群体在此刻承担着多么神圣的使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80后、90后的脊梁,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当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挺身而出。祖国至高无上!
有爱才有家,有爱才有美好的生活,我们的爱心是发自内心的, 12日下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一个又一个同龄人的名字,让我们刻骨铭记……他们为了自己的同学,同伴,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再次冲入废墟拯救他人的生命。
在短片介绍的动人事迹中,我们感受到了最可爱的人无私的奉献,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在灾难面前所作的种种努力,我们感受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后的重建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团结一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前一篇:新生军训发言稿
后一篇:09年圣诞晚会串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