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基本殺法
第一章
殺法是捕捉對方將帥的方法,是象棋必不可少的一種基本技術.而象棋的根本根本物質力量──棋子,又在殺法中具有決定性作用.一盤精美的殺局,都必須由雙方的棋子,特別是利用自已的棋子去實現的.所以,學習和掌握象棋七子在殺法中的運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象棋各種子力走法不同,強弱也有區別,但是它們攻守有致,各盡其能,別具特色.只要我們掌握了不同棋子的不同性能,就能讓它們在殺法中充分發揮和自的作用.
下面分別舉例介紹七個兵種在殺法中的作用和特點,以供初學者參考.
第一節
帥(將)是全軍之主,為雙方決勝的目標.就全局而言,它是受保護的對象,只能表現微弱的自衛能力,實力似乎很小.但是在殘局階段,它可以控制一條直線,並能輔助前方子力作戰,實力幾乎相當於一個車.帥(將)不能直接進攻、打擊對方,但對它的輔助進攻能力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在殘棋殺法中,絕大多數的殺局都必須用帥(將)的特殊功能來完成.
借帥(將)助攻技巧比較簡單,卻很微妙,實戰中憑藉帥(將)之力而獲得成功的殺法,比比皆是,可謂『不出九宮,決勝千里.』
第二節
仕(士)不能走出九宮,只能在五個點上行動,實力較弱,它的主要職責是注意對方子力動向,保護帥(將)的安全.在防守時多與相(象)配合,防俥(車)攻,宜補『花士象』;防炮攻,宜補『順士象』;防傌攻,宜補『羊角士』,這是棋手在實踐中的經驗總結.
上面講的是仕(士)在防守方面的一般常識,其實,在棋戰爭鬥的過程中,每個棋子在棋盤上每動一步,都內涵著攻守的微妙關係.因此,仕(士)並不單純是防守子力,同時也具備攻殺性能.
第三節
相(象)與仕(士)的類型相同,是保衛帥(將)的守子.但防禦能力相應要強些,可以協調子力間的聯絡,保持陣形的嚴整;也可以用象口作為已方強子的的據點,加強進攻的態勢.
相(象)的行動以連環為宜,應防備對方塞象眼致局面被動.棋諺云:「傷俥、傌、炮者其勢弱,傷相(象)者其勢危!」在殘局階段,相(象)應靈活應用,防守時可以遮將,可以擋馬,進攻時又能閃路助攻或充當炮架輔助作戰.
第四節
傌(馬)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兵種.傌(馬)的着法,曲折迂迴,盤旋跳躍,十分靈活.開、中局階段,因傌(馬)有蹩腳之幣,行動多有阻礙,威力不易發揮,故傌(馬)的總體實力略遜於炮.但到殘棋,傌(馬)入腹地,便可進退自如,以柔克剛,力量又較炮稍强。所以有『殘棋傌勝包』之說。
傌(馬)有『八面威風』,是象棋兵種「三强」之一,它以獨有的特色,常常與其他兵種的配合中出奇制勝。因此,熟悉和掌握馬的性能、特點和作戰技巧,更有實用價值。
第五節
炮(包)象棋兵種中的「長武器」,它機動靈活,攻守兼備,善於遠程控制,具有很强的殺傷力。
炮(包)的總體實力略優優於傌,但棋子的性能各有短長。開、中局階段,炮(包)在棋盤的縱橫線上可以隨意調動,迅猛無比,威懾面很廣,比傌的作用大。但到殘棋,炮就不如傌了。因為它的「炮架」相對減少,不易發揮特長。如殘棋雙方無俥(車)且無仕(士)、相(象),傌可勝包卒,這就是【殘棋傌勝包】的道理。
但是,炮(包)畢竟是一個活躍而有潛力的攻擊型兵種,在有仕、相做炮架的情況下,一炮可破隻士,炮兵可勝士象全,而傌則力不能及。所以,炮(包)的作戰能力及實用價值,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棋諺云:「有炮須留他方士」。
第六節
俥(車)是全車威力最强的兵種,具有機動靈活,進退神速,控制面廣,攻守兼宜等特點。它即是全局的組織者,又是戰鬥的中堅力量。開局階段,古人有「三步不出車,必定要輸棋」之說,足見它在枰場之重要地位;中局階段,雙方子力拼兌無幾,俥(車)更可在廣闊空間裡縱橫施展,顯示其强大的攻擊力。
【一俥十子寒】,俥(車)是三軍主力,不管是其單獨作戰,還是與其他子力配合,都極易構成强大攻勢。
第七節
兵(卒)在棋盤上數量最多,它走法簡單,只進不退,行動緩慢,實力較弱。與俥、傌、炮三個强兵種相比,它的價值和威力都很小。但是兵(卒)的價值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棋局的發展,兵(卒)每向對方挺進一步,其價值就會隨之變化。一般地說,兵(卒)在與「三大强子」的配合中,較能顯示威力。
兵(卒)最富有犠牲精神,大量實例證明很多棋局都是由兵(卒)去破象、破士,以獻身而換取勝利的。到殘局階段,如雙方强子兌盡,往往一兵(卒)之微,亦可衝鋒陷陣,斬將奪城。
第二章
用幾個棋子將死對方將(帥)的常見組合形式叫做基本殺法。象棋殺法有繁簡難易之分,我們可以看到高水準的棋手在對局中,常常能通過一連串連珠妙着將死對方,構成精彩的殺局,這都是由一些基本殺法有機地組合而成。基本殺法,是象棋發展歷史過程中,千錘百煉形成的,既典型又基礎,實用價值很大,在殘棋中佔有重要地位。
象棋殺法的命名,一般說來,都十分貼切合理,形象生動。現把一些常用的基本殺法介紹如下:
第一節
根據帥(將)不能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的規則,一方面向『將軍』手段,致使對方因不能形成將(帥)對面被將死的殺法,稱為『對面笑』殺法.
第二節
在其他子力的配合下,一方面用俥強行殺去對方中心士,摧毀對方防線,再用其他子力將死對方的殺法,稱為『大膽穿心』殺法.這種殺法速戰速決,是棄子攻殺技巧的一種典型用法.
第三節
在其他子力配合下,用俥(車)或兵(卒)直插對方將門肋道一舉獲勝的殺法,稱為『鐵們栓』殺法.這種殺法多用於俥炮兵聯合作戰,攻殺淩厲,常令對方束手無策.帥、俥、兵三個子力威脅對方將門也稱『三把手』.這種殺法一旦形成,凶悍無比、銳不可擋.
第四節
在無法攻破對方正面防禦時,藉助帥(將)對中線的控制力,把子力移動到對方底線,在其將(帥)的背後發起攻勢而取勝的殺法,稱為『海底撈月』殺法.這種殺法用於殘局階段,具有較高用子技巧.
第五節
俥(車)是棋盤上實最強的兵種.所謂『雙車錯』殺法,就是運用雙車交替『將軍』,把對方將死.這種殺法是在對方缺士(仕)或象(相),攻時使用.迅猛無比,其勢難擋.
第六節
用傌(馬)在對方底象(相)的前一格位置上『臥槽』,使對方將(帥)不安於位,然後用其他子力趁勢把對方將死的殺法,稱為『臥槽傌(馬)』殺法.
第七節
用傌(馬)在對方九官的任何一個士角上『將軍』,使對方將(帥)不安於位,然後運用其他子力把對方將死的殺法,稱為『掛傌(馬)角馬』
第八節
用傌(馬)在對方3.3或7.3位置上『照將』,或者控制對方將將(帥)的活動,然後借傌(馬)之力,用俥(車)將死對,方稱為『釣魚傌(馬)』殺法.
第九節
用傌(馬)在對方3.4或7.4位置上,限制將(帥)的活動,然後用其
他子力將死對方的殺方,稱為『側面虎』殺法.
第十節
用傌(馬)在對方九宮的任何一個士角位置上,與這方將(帥)形成對角,使失去活動自由,然後用其他子力將死對方的殺法,稱為『八角傌(馬)』殺法,也稱『八角定將』殺法.
第十一節
俥(車)借用傌(馬)的力量,進行抽將得子,直到將死對方的殺法,稱為『拔簧傌(馬)』殺法.
第十二節
運用棄俥(車)引離戰術,造成對方九宮士(仕)角的防守據點失控,使處在對方下二路橫線上的傌(馬),能夠『掛角照將』而構成巧妙殺法,稱為『白傌(馬)現蹄』殺法.
第十三節
用一傌(馬)在對方九宮側翼控制將門,另一傌(馬)臥槽奔襲,迫其主將(帥)不安於位,然後雙傌(馬)互借威力,回環跳躍,盤旋進擊而巧妙取勝的殺法,稱為『雙傌飲泉』殺法.
第十四節
傌(馬)與對方將(帥)在同一條直線或橫線上,中間空一格,限制將(帥)
不能左右活動,然後以傌為炮架,用炮緊跟其後將死對方,稱為『傌後炮』殺法.
第十五節
炮(包)與對方將(帥)在同一條直線上,使其士象(仕相)不能正常衛護將(帥),然後借炮之威,用其他子力一舉殺死對方,稱為『空頭炮』殺法.
第十六節
一炮在中路,一炮在底路,分別牽制對方的防守子力,然後用其他子力配合攻殺而將死對方,稱為『天地炮』殺法.
第十七節
雙炮集於一翼,與俥相呼應,在對方側翼底路三條橫行線上交替『將軍』而獲勝的殺法,稱為『夾俥炮』殺法.
第十八節
雙炮重疊在一條線上,一炮在前充當炮架,一炮在後『將軍』,或一炮在前『將軍』,一炮在後控制,一舉將死對,方稱為『重炮』殺法.
第十九節
利用對方雙士(仕)自阻將(帥)易受『背攻』的弱點,用單炮(包)把對方將(帥)將死在九宮原位的殺法,稱為『悶宮』殺法.
第二十節
一方用炮侵入對方底線,借助俥的力量,輾轉掃蕩對方士、象或其他子力,從而將死對方,稱為『炮輾丹沙』殺法.
第二十一節
利用棄子攻殺手段,堵塞對方將(帥)的活動通道,或者通過『照將』造成對方攻擊性子力自堵將(帥),而一舉將死對方的殺法,稱為『悶殺』殺法.
第二十二節
用雙兵(卒)侵入九宮禁區,分別鎖住對方將(帥)肋道,然後配合其他子力摶士殺將獲勝的殺法,稱為『二鬼拍門』殺法.
第二十三節
兵(卒)借助其他子力的力量,步步『將軍』,把對方將(帥)逼回原始位置而取勝的殺法,稱為『送佛歸殿』殺法.
第二十四節
一方走出一步棋,可使已方兩方兩個棋子同時『將軍』,並將死對方的殺法,稱為『雙照將』殺法.(若三個棋子同時『將軍』,稱為『三照將』)
第二十五節
隻結三個不同兵種的子力(如:俥傌炮,或俥傌兵或俥炮兵或傌炮兵等),到對方九宮側翼聯合作戰而將死對方的殺法,稱為『三子歸邊』殺法.
第二十六節
在殘局中,利用圍困、控制、停間等戰術,封閉對方的全盤子力,使其無一應着可走而認輸的勝法,稱為『困斃』殺法.
第三章
第一節
傌兵聯合進攻,通常先用兵逼近九宮,限制對方主將的活動,用傌左右盤旋,摧毁對方防線,再借助帥力攻殺入局。傌兵棋局,子力較少,構圖簡單,但不乏趣味,頗有實用價值。
第二節
傌與傌配合,連環跳躍,靈活多變,以柔見長。素有「雙傌飲泉」的著名殺法。但因其兵種單調,用子規律較難掌握,棋手們在實戰中較少採用。
第三節
棋諺云:「雙馬(傌)盤宮需一卒(兵)」。通常採用雙傌攻殺,如有兵配合作戰,雙傌則易顯示「八面威風」。
第四章
第一節
炮兵聯合攻殺,一般先用兵控制對方將門,或牽制對方的防守子力,然後借助主帥或仕、相的力量運炮攻殺取勝。炮兵棋局,內容豐富,技巧性高,在殘局中佔有一席之地。
第二節
炮與炮配合,因兵種單調,使用難度較高。但如能靈活運用雙炮互作炮架,或利用對方的士作炮架等技巧,仍可構成一些短小精悍的殺局。
第三節
雙炮兵三子聯合作戰,可用兵充當「活炮架」,逐步殲滅對方防守子力,或驅兵侵入九宮禁區,限制對方主將的活動,進而發揮雙炮的快速攻堅作用,一舉入局。
第五章
第一節
俥兵配合,進攻時一般先用兵迫進九宮禁區,控制對方主將的活動,然後用俥左右催殺,使其防線出現漏洞,進而破象、奪士入局致勝。俥兵棋局,使用廣泛,實效性高,在實戰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節
雙俥配合,攻守兼備,威力較强。棋諺云:【寡士怯雙俥】,對方缺士少象,雙俥則可長驅直入,撞入九宮禁區,採用脅士錯殺等手段快速入局。
第三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