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历次股灾原因与救市措施
(2015-07-03 16:10:38)
标签:
总结股灾原因救市跌停 |
分类: A股基本情况/政策 |
【赟按:创业板综指6月3日创4449点新高,距年初的1580点暴涨181.6%。该点位创业板加权平均市盈率148倍,算术平均市盈率快300倍。全通教育5月12日最高至457元,扣非估值超1172倍!如此咆哮的牛市后果会咋样?赟在博客与微博不断苦口婆心地提示风险没人信,也没有想到股灾来得如此快与罕见!
一、通过比较全球历史上几次重要股灾、救市政策和效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赟按:可以先了解全球历史上几次重大股灾,详见:《重温美股几次大股灾 “黑色星期一”跳水23%》、《香港几次大股灾 1973年跌幅高达91.5%》、《台股大泡沫后走势对A股有何启示?》、《我所经历的五次经济泡沫与股灾》、《A股4次大熊市回忆录》】
1)股票市场有自身涨跌规律。所有的股灾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偏高时期,而且泡沫化程度越高,跌幅越深。
2)杠杆会放大股市的波动。如美1929年股灾、1987年股灾、台1990年股灾。
3)新兴经济体在推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股灾,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工具增加的过程中,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投资者对新环境不熟悉。比如1989年日本股灾、1990年台湾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4)如果股灾发在经济周期上升期或降息周期,股市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且调整较浅较快,有基本面或政策面资金面的支撑,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2011年受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但是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下降期或加息周期,股市恢复力较弱且调整较深,比如美国1929年大萧条、2008年次贷危机、日本1989年股灾。
5)政府救市是正常的逆周期调节,该出手时就出手。股票市场也是市场经济体系之一,因此需要政府逆周期调节,比如股市过热时加息、增加IPO供给等,股市暴跌时注入流动性、降息、减少股票供给等;
6)股灾发生时政府救市要及时有效,防止股灾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过大伤害。同样处于经济周期的拐点,1929年大萧条的最大教训是政府救助不及时,放任股灾蔓延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而2008年次贷危机由于及时启动注入流动性、QE等,一度被称为“百年一遇”的股灾对实体经济冲击相对较小,股灾后美国经济恢复较快。
二、总结历次股灾的救市措施
1)政府发布声明,建立常态透明的沟通机制,稳定预期。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总统和财长发布稳定市场预期的声明,理性引导。
2)投放流动性,降息降准,减缓或暂停IPO。属于逆周期调节工具。
3)降低交易税费。比如当前单边0.1%的印花税降至0.05%。
4)政府及受政府影响的资金直接入市,包括但不限于汇金增持金融股,汇金申购ETF,保险资金入市等。
5)打击做空投机,禁止裸卖空。
6)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稳定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比如美1987年股灾;
7)出手要快,出手要重。
8)改革继续推进,增强社会各界对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信心,不要因噎废食,不能因遇到困难出现改革倒退,只有在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赟注:上面的救市措施,这次A股大都使用过了,至今不见效果,点解?恐怕还是估值太不靠谱(50-100倍以上估值目前依然普遍),如果估值大都降到10倍左右,每天还会有1000-2000股跌停?】
三、建议
相对于美国,中国股市具有典型的暴涨暴跌、牛短熊长特征,要改变基因,必须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制度环境建设:
1)践行法治、从严监管;
2)发展机构投资者,传播价值投资理念稳定器作用;
3)推动注册制改革,发挥市场自身供求调节;
4)主流媒体和监管层不得为股市做背书,让市场教育投资者;
5)尊重市场。
(各位看官,可否花0.1秒在后面的“喜欢”上踩一脚以示对俺辛劳理性写博的支持,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