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牛市谨慎顺势而为万亿乐观情绪 |
分类: A股基本情况/政策 |
一、太过乐观情绪的直接证据
近期股市乐观情绪貌似到了极点。上证在2000点附近徘徊了好几年,却在近期短短10来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2486点到3091点,暴涨24.34%:破2500点后2天破2600点,4天后再破2700点,2天后就站上2800点,破2900点/3000点仅各花一天时间,这是乐观情绪的典型表现。这主要还是强劲乐观资金的推动,股市短期走势以资金为王。其实,俺早在8月20日就发过博文《A股是资金晴雨表,尚非经济晴雨表》(点击可详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再从资金方面看乐观情绪更到了极点。前期极度低迷时两市日成交也就1000来亿元,但12月份前8个交易日(1-10日)却天量后再天量,沪深两市这8个交易日累计成交7.0万亿,日均8750亿。其中5日创10740亿;天,9日再创12665亿天量,远超A股1996年大牛一年的累计成交量。券商板块最为突出,5日成交金额1345亿元,龙头中信证券的日成交更吓人:5日成交高达278亿(如不涨停更多),8日221亿(如不涨停更多),9日379亿(涨停打开),10日333亿(无涨跌停)。
二、太过乐观的观点
俺3月21日在大盘2000点时发博文《乐观看A股 未来5年涨破万点并不难 关键看金融地产股》,有人质疑太过乐观,俺耐心解析,说这是从乐观并非中性思维出发的,而且是指未来5年才有可能实现。没想到小嘴巴-大摩比俺乐观多了,摩根士丹利亚洲和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12月5日在研报中称,沪指最多还可上涨458%,于2015年底涨至16785点。是否太过乐观?
摩根士丹利表示,2015年沪指目标价是基于每股盈利(EPS)的平均增速和市盈率这两大关键变量来测算的。
首先,沪指2015年EPS增速为10%的假设,已经比市场共识预期的11.8%更为保守,也低于2002-2013年间15.4%的均值。其次,该行特意指出,2005年末到2007年末的那波大牛市,沪指90%的回报增长得益于市盈率乘数的扩大。而当前沪指以14.2倍静态市盈率交易,较过去十年的均值低约35%。最后,基于沪指明年可能会对应的六种市盈率,大摩给出了“上至16785点”的预测:
情境一:基于沪指达到过去十年的平均市盈率21.8倍,沪指2015年12月底涨至5124点,较上周五相比涨约70%。(赟认为很有可能实现)
情境二:基于沪指达到过去10年市盈率峰值71.4倍,沪指2015年12月底涨至16785点,较上周五相比涨450%以上。(赟认为太过乐观,因为07年峰值71.4倍一是因为当时经济形势太好,二是在非全流通下发生的,当时流通市值峰值也就几万亿,而2014年12月5日上证3020点时的沪深流通市值已达29.4万亿了)
赟提醒:上周(12月1-5日)外国投资者从中国股权基金撤出的资金就有22.49亿美元,是三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下面不负责任的太过乐观该不该呛?
进入2014年,股市告别了长达四五年的熊市,行情开始启动。但是安信证券的空头思维并没有改变。
一直到6月初,安信证券仍然坚持看空的思维,6月14日,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吴照银还发表了“股市的大机会,还是要等一等”的观点,而高善文则阐述了“短期内经济增长仍难乐观”的观点。
7月14日,牛市大涨开始启动。安信证券仍然表示,市场风险因素上升,估值调整仍将继续。
四季度以来A股一直气势如虹,但是安信证券仍然相对十分谨慎。10月9日,安信证券发布了对四季度A股市场风格讨论的报告,安信证券认为,四季度行情震荡幅度可能会加大,指数整体上行空间非常有限。
10月份,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高善文发布了名为《市场预测的可能与不可能》的文章,通篇下来就是希望投资者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如此强烈的看空,在4月份还引起了人民网的批评。人民网文章称,安信证券看空市场往大了说是不讲“政治”,朝小处说是不专业,为博眼球而忽悠投资者。“看空或者看多原本正常,但像安信证券这种,无视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无视高层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宏观调控手段,无视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资本市场做出制度安排,更无视市场正在发生的质变而坚持看空,且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架势,实属罕见。”
4月份人民网就给安信提出了严厉批评,其后几个月依然一直看空后市该不该?具不具专业精神?
关于分析师对走势的频频预测,赟一直持鄙视态度并特别欣赏大师们的观点:《马克斯称预测的人太无知》、《巴菲特从不预测股价与大盘
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格雷厄姆毕生之顿悟:从来没有人能够成功地预测股市波动》
面对如此疯牛,太过乐观与太过谨慎均不可取!咱们小散应顺势而为,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量力而行,不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言论所误导,不盲目跟风炒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