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募一哥与分析师密谈曝光 徐翔提问太幼稚

(2013-02-22 12:09:55)
标签:

私募大佬

程定华

高度投机

午餐会密谈

巴菲特

分类: 股市牛人/基金

一、   私募一哥-徐翔之基金近2个月收益率并不太好:

1.去年124日,A股市场开始绝地大反弹,仅12月份到1月底,上证指数就大涨20.47%
  

2. 12月至1月底,这2个月的时间里,1415只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产品中(包括公募一对多、非限定性券商集合理财)最近2个月平均收益率为10.87%(总体上远远跑输大盘超20%的涨幅。可见,私募比公募经理水平好不到哪里去,也就这个样,呵),其中涨幅超过20%的产品多达180只,涨幅在30%以上的产品也有37只。创赢投资旗下3只产品更是包揽了前三席,净值涨幅均在50%左右

 然而具有私募“一哥”之称的徐翔-泽熙,旗下5只产品,只有泽熙4期一只产品涨幅超过20%
其余4只产品这两个月的净值涨幅都是在10%15%之间。这个业绩并不太好,跑输大盘了呀。

  3.俺知道有些小股民这2个月有30~50%的收益率,高的在80~100%,主要全仓一只兴业银行或民生银行而得

 

二、   徐翔与安信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午餐会密谈曝光 

 

俺早几年就听一个投资名人说过,中国最好的分析师(=股评家=黑嘴)在投资这个领域最多也就小学生级别水平,要上升到高中水平几乎不可能。这个说法俺是认同的,呵。徐翔有私募“一哥”之称,有把3万变成40亿的“传奇”, 并且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为何还要接受这些分析师指指点点?这个元月底的午餐会密谈是否还有别的什么猫腻?网上有很多传说

 

这个分析师所谈的,都是从高度投机思维出发的,与《巴菲特建议不看宏观 埋头寻找好公司》那种价值投资思路貌似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私募一哥之称的徐翔为何还如此崇拜?百思不得解也,看看这个恐怕好明白一点泽熙疑似提前策划》

 

另外,徐翔提的问题貌似非常幼稚,如同一个对股市还一窍不通的新股民的提问,非常看不懂,呵。  


   徐翔提的几个问题如下:


  1.新股是从10月开始停掉的,为什么股市从12月才开始起来呢?
  2.为什么是三月份(才开始下跌)?
  3.那你觉得现在这一波会怎么样呢?是真实复苏吗?
  4.弱复苏与强复苏的区别?

  5.白酒为什么要在经济没有强复苏的时候起来?
  6.会不会城镇化低于预期?
  7.是否会有坏账?
  8.目前点位如何配置?

 

三、   徐翔与安信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午餐会密谈具体内容

 

  赟注:这个谈话都是从高度投机思维出发的,不值得价值投资者一阅,即使对投机股民,也没有多少参考的地方,俺就不一一质疑了,呵呵。看看这个就很好明白了:《巴菲特从不预测股价与大盘 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

 

    程定华:看涨的逻辑,我不大看估值,看逻辑的破坏。大概原因有2个,一是,10月份后整个新股发行已实质性停掉,市场购买量变小;二是,10月份之后整个经济的方向在变好,最近各行业都在变好,大家对整个经济向上不在怀疑。经济在向上供应量在变少,所以市场会起来。

 

  行情要结束,就是要破坏这两个逻辑:3月份会破坏其中一个,3月份后估计融资再融资会再重新恢复,不管以什么形式恢复,对市场都是利空。

 

  1.徐翔:新股是从10月开始停掉的,为什么股市从12月才开始起来呢?

 

  程定华:10月份周期股就开始变强了,大家没有意识到。海螺水泥等公司10月都开始变强,大家都认为是十八大召开,IPO会恢复,11月底明确知道不会恢复,到12月份市场开始回补。

  周期股的走强,重卡水泥在12月之前就已经出现低点。

  3月份其中一个逻辑会破坏,2月下旬第一波会结束,幅度不会特别大。成长股和主题投资为主,一般周期股不大会动,若指数深度调整,地产可能会动一下。调整也是比较浅的调整,调整比较深的是水泥汽车等。活跃的应该是比较小一点的股票,指数相对比较安全,没有新的主线。

 

  2.徐翔:为什么是三月份?

 

  程定华:从管理层了解的结果,是这样的。证监会主席换好,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总要有2个主席要换的,但是换谁还不知道。郭树清也是在考虑之列,所以大家还不知道他是否会调整。新总理上来后,指数估计在2300-2400左右,IPO恢复的条件就成熟了。

 

  3.徐翔:那你觉得现在这一波会怎么样呢?是真实复苏吗?

 

  程:到目前为止,到二季度为止,方向是不会结束的。需要考虑的是,二季度后复苏是结束还是加强了,这是关键。现在大家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年二季度经济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今年是弱复苏,7.8-8.2之间。脱离这个区间,与预期不一致。二季度后经济不是超过8.2就会向7.8以下衰退。若向8.2以上复苏,今年会出现第二波行情。预计在56月份。

 

  第二波时,方向就不在水泥、钢铁上,将直奔上游,在煤炭、有色、农产品、房地产四个方面,与价格相关的,偏上游。

 

  现在煤炭有色是很苦的,因为价格不动,这些行业不会有明显变动。一旦GDP超过8.5,全球就会看中国的数据或炒资源价格,直奔上游,跳过中下游,四大行业将成为最牛四大行业。到三季度后第四季度市场会崩盘:价格水平比较高,若二季度能看到8.6%增速,四季度CPI一定在3.5以上,价格将很快垮掉。这个情况与04年头一模一样,涨的快跌的快。若四季度CPI3.54以上,14年将击穿1950点。从前的经济弹性很大,但现在是一个非常高负债的经济体,各方面都绷得很紧。

  若真的是若复苏,那今年的高点在23月份。

 

  4.徐翔:弱复苏与强复苏的区别?

 

  程:经济增长超过8.2,比预期高,8.5-9是远远超出预期。若到8.5-9,能上2600点左右。第二波将会非常快而猛,但随后基本上完蛋了。

  3月份之前,保留银行地产,加上医药、TMT。现在是垃圾时间,指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市场是比较安全的。若经济接着上,那么水泥钢铁也不会再涨,煤炭有色会涨,但是其价格还没涨。2月下旬,人人都要减仓,56月份是决定胜负的时候。

 

  若没有强复苏(99%预测弱复苏和1%预测不复苏),5.6月份周期股将跌的一塌糊涂包括汽车、钢铁水泥。资产配置又回到医药白酒,银行将会稍微好一点。

 

  5.徐翔:白酒为什么要在经济没有强复苏的时候起来?

 

  程:因为现在便宜,一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去年塑化剂的冲击。若冲击很大,34月份将跌,反应完成。经济不复苏,不玩白酒玩什么?

  药是长期配置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作为低配。人口老龄化决定未来三十年。指数不行的时候,往医药跑,是稳定的。医药是个必需品,没有大的风险。

 

  今年二季度是不会出现强复苏,主要是今年是否有经济中的投资?政府投资规模有多大,新型城镇化发改委正在编制,3月份会出。即使出来,到了地方,执行过程中,会不会变形。

 

  没人搞得清楚房地产投资,市场预测明年有40-50的增速。12月房地产销售情况显示,明年不可能只有40-50的增速。

  这两块变数太大,现在没法预测,最好的方法是观察并且应对,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水平定义为弱复苏。消费和进出口无需看。 3.4.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在20-21,可以确定弱复苏。若在24-25,可以认为是强复苏。

  申万认为不复苏,一直看空。

 

  6.徐翔:会不会城镇化低于预期?

 

  程:2月底减仓,若低于预期,仓位已经减了也无所谓。比较怕的是高预期。

  经济强劲复苏,短期很爽,但是只有一把。

  现在市场利率水平在7-8,大家在做预算的时候,还钱的时候按照7-8,日子比较痛苦。没有大规模的金融风险,没有系统性风险。通胀到4-5时,影子银行的利率将上升到10以上,一旦有调控,出现紧缩,企业将无力还钱,出现系统性断裂。以目前状态,影子银行利率水平冲不到11-12的话,下来之后,将出现巨大风险。不是历史上简单的重复。

 

  7.徐翔:强复苏和弱复苏的区别?

 

  程:主要体现在中央投资和地产投资。

  中央投资:铁路轨交、新城镇化。铁路审批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但新型城镇化还不知道。发改委目前在做城镇化的规划,很快将征求意见,3月份将会下发。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生很大的变形,地方政府只知道投资,别的都不记得。

 

  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来源:发改委在制定规划时,投融资体制会告诉你钱来自哪里。若来自信贷,那明年中长期信贷占比很重要。那今年信贷规模数量不小,但结构不行,偏票据。若明年9万亿信贷中场信贷拔掉70-80,那就已经足够了。

 

  8.徐翔:是否会有坏账?

 

  程:不放贷就当场死,放贷就延期死。解决这个问题很难。银行若不贷款,那企业立即形成坏账,与光伏很像。上半年有些企业生产出来的现金,都无法覆盖不包含折旧的成本,但还在生产。一旦不生产就要提出清算,申请破产了。一清算资产被变卖,都不值钱了。

 

  省公路集团已省政府的财政在作质押,14%的利率,一年期,向私募借钱。虽然省政府财政不能质押,但私募还在做。银行不借。整个利率和资金系统都崩的比较紧,所以这次一旦出现高通胀和紧缩,一定要把股票全部清空。

 

  9.徐翔:目前点位如何配置?

 

  程:银行、地产+成长股。风险不大,银行不一定有超额收益,地产还是有可能的。12月的销售数据好于预期的概率高。万一指数向下,要靠银行要来撑住指数的。

 

  现在做主题投资和成长投资的黄金时间,还有2个月。过了这连个月要么上游、要么医药白酒。如果不出现巨大的风险,中国投资者的交易习惯改不了。每年这个时候主题投资创业板都会出来,是纯粹的交易习惯。

 

相关阅读:《私募大佬-徐翔:从3万到40亿的投机传奇》

《巴菲特建议不看宏观 埋头寻找好公司》

《巴菲特从不预测股价与大盘 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