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桥谈股票投资得与失
(2012-08-31 10:31:25)
标签:
股票 |
分类: 理性投机/投资 |
张化桥虽然得金牌分析师称号,但投资股市未必能取得好收益,因为这并不一定证明他具有理财智慧,他貌似还没有明白价值投资的真谛。巴菲特是具有奇高理财智慧的典型代表。
过去18年,我从来没有买过A股。2011年初,我持有20个港股和美股。一年下来,我的多数股票跌了30%到50%。但是,在我的资产组合中,我奇迹般地撞上了5个全面收购(部分收购)和退市的案子。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而是5个!它们分别是:(1)上海复地(2337.HK),(2)郑州燃气 (3928.HK),(3)中国燃气(384.HK),(4)金威啤酒 (124.HK),(5)泛华保险经纪(CISG.US).
前面三个算是成功的并购案子:我卖掉了。谢天谢地,收获颇丰。金威啤酒是一个被华润啤酒部分收购的案子,由于后来部分并购失败,股价又跌到更低的位置。几年前,我买入该股就是个错误,而后来没有在并购争执期间乘机卖掉又是第二个错误。
至于泛华保险经纪,董事长伙同TPG和鼎晖全面收购失败后,股价也跌倒历史新低。但我依然看好该公司的业务前景和管理层,准备长期持有。
多亏前面三家公司的全面收购和我的卖出,我在2011年的投资只是微亏。否则,我的资产组合可能会亏损30%左右。有朋友说,可能是因为我6月份开始做小额贷款,做了点好事,所以老天爷决定照顾我一下。也许如此吧。
2011年3到4月份,我投资了两家在香港上市的小额贷款公司,中国金融国际(721.HK)和中国金融投资(605.HK)。他们俩非常争气,竟然让我有微利!多年来,我一直持有两个新奥燃气(2688.HK)和粤海投资(270.HK),它们也很给力。
这几年,我投资的教训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
(1)资产的估值应该是一个很宽的区间。比如,一个股票和合理估值可能是3到10元。在这个区间任何价格都很正常,而且,有时它还可以超出这个区间。我们投资者应该尽量留足安全边际,尽量在低端购买,不要在7到10元时追买。否则,我们可能会血本无归。我们经常看到分析员在股票突然跌了一半时调低目标价格,就是这个原因。在买股票之前,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它可能跌一半吗?"
(2)周期性股票的估值必须打很大的折扣。也许,多大的折扣也不过分。过去3到4年,股市慢慢教会了我什么叫周期性股票,什么叫真正的公用事业股票(注意,中国的发电企业是制造企业和周期性企业,不是公用事业)。如果大家想做些比较,看看金风科技(002202),钢铁股,汽车股,化学股这几年的表现,就明白我的意思了。我投资的有几个重仓股(新奥燃气,中国燃气,粤海投资和泛华保险),可以算得上公用事业或者说它们的周期性不强,去年它们帮了我的大忙。我很感谢它们。
(3)选公司很重要,选行业好像更重要。比如,我过去几年一直持有几个地产股。他们的管理层的敬业让我很放心,但是,我照样大亏其钱:宝业,河南建业,中渝地产和天安。巴菲特曾经说过,在选股时,骑马师不如马本身重要。可是在实战中我往往忘记这一点。
什么叫"价值陷阱"?一个下跌了80%的股票还可以再下跌80%。我本来以为我早就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我开始怀疑自己了。
几年前,我买了很多三林环球(3938.HK)的股票,因为它在马来西亚,新西兰和圭亚那的森林很值钱,它的估值低得让人难以置信!我苦苦等了三年,一直亏钱。去年,日本地震之后,股民们开始大谈日本重建。而三林环球正好把木材出口到中国和日本,所以,分析员强烈推荐,股价突然大涨,我终于把解放军盼到了!我卖光了,发誓以后永远不再看它。今天,为了给大家演讲,我才看了它的股价,你猜猜它如何?一阵热风过后,它又创下了历史新低和更低!在股市,投机是坏事,不过,别人的投机对我们是好事。
未来几年,我会采取何种战略?
(1)我想把持股个数从20减少到10个左右。如果持有太多公司,我会跟踪不过来。不熟不做。套话。过去一年,我把好公司卖掉了,留下了一堆不争气的阿斗。这是典型的错误。Peter
林奇把这种愚蠢叫做在花园里,把花剪掉,却给草浇水。我准备择机把好公司再买回来,把杂草拔掉。不争气的阿斗可以害你到永远。
(2)还是多持有一些公用事业和跟经济周期关系比较弱的公司。在行业选择上,继续强调未来三到五年的健康发展,少看短期(比如一到两年)的情况。少看新闻,少看研究报告,少做交易。
(3)继续和坚决地忽略公司重组的炒作,忽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胀率和汇率政策。
(4)逼迫自己少看利润增长率,多看利润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