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勤快的大师林奇成功之法vs调研与阅读

(2012-08-24 14:08:16)
标签:

林奇

成功

勤快

调研

阅读

分类: 投资大师/国外股市
最勤快的大师林奇成功之法vs调研与阅读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出任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这个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巴菲特20%左右),13年总的收益率是27,算是世界顶级收益了。

 

  林奇是最勤快的投资大师,每月走访4050家公司,一年五六百家。即使少的时候,一年也至少走200家,阅读700份年报

 

他是最早调查海外公司的基金经理,比如他发现Volvo的时候,连瑞典自己的分析师都没去过它的工厂,当时Volvo的股价是4元,每股现金也有4了,当然属于严重被低估,后来为他赚了7900万美元。

 

  他每天615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15回家。一年行程10万英里,相当于一个工作日 400英里。每天午餐都见一家公司。每天听200个经纪人的意见。他和他的助手每月要将2000家公司检查一遍

 

  在他退休之前,他只度过两个长假,其中的一个:去日本,用5天时间考察当地公司,在香港找到老婆,在中国玩了3天,然后去曼谷考察及观光,最后去英国,用3天时间调查。

 

为了工作,林奇成了一个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他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精力。他每天要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他每年要旅行16万公里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他还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在不进行阅读和访问时,他则会几小时几十个小时的打电话,从各个方面来了解公司的状况、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

 

他还特别重视从同行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林奇十分欣赏巴菲特的观点:“对我来说,股市是根本不存在的。要说其存在,那也只是让某些人出丑的地方。”他开始不再相信专家、理论、数学分析

 

林奇是一个没有“周末焦虑症”的“死多头”股市调整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廉价建仓的机会到了,他都不太像一个股市中人,因为他的心态是如此的平和,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成功秘诀——

  投资策略及理论:以价值投资为根基的实用投资策略。看重的是个股品质。

 

  价值投资的精髓在于,质好价低的个股内在价值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总会体现在股价上,利用这种特性,使本金稳定地复利增长。

具体做法:长线持有,利用复式滚存稳定增长。

遵守的规则与禁忌

  林奇选股品味:

1、傻名字

2、乏味

3、令人厌烦;

4、有庇护的独立子公司

5、乏人关注的潜力股

 

6、充满谣言的公司

7、大家不想关注的行业

8、增长处于零的行业

9、具保护壁垒的企业

10、消耗性大的消费品

 

11、直接受惠高技术的客户

12、连其雇员也购买的股票

13、会回购自己股份的公司

 

  令林奇退避三舍的公司:

1、当炒股

2、某龙头企业二世

 3不务正业的公司

4、突然人气急升的股票

5欠缺议价力的供应商

6、名字古怪的公司

对大势与个股关系的看法

  林奇认为赢输实际和市场的关系不大,股市不过是用来验证一下是否有人在做傻事的地方。不能依赖市场来带动手里的股票上扬。

对股市预测的看法:从不相信谁能预测市场,相信自己。

对投资工具的看法:

 对林奇来说,投资只是赌博的一种,没有100%安全的投资工具。

名言及观念:

   “不做研究就投资,和玩扑克牌不看牌面一样盲目。” 投资前三个问题:

1、你有物业吗?

2、你有余钱投资吗?

3、你有赚钱能力吗?

 

不少投资者选购股票的认真程度竟不如日常的消费购物,如果把购物时货比三家的认真用于选股,会节省更多的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