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伪市场化VS大盘真市场化走势
(2012-07-26 16:32:55)
标签:
股票 |
分类: 经济/行业跟踪 |
1.知名经济学家华生在微博上对证监会如此回答挖苦到: "讲市场决定新股发行肯定是说笑了:真听市场的,排队的700多家立马就全上了,后面还有更多…故也不敢。水笼头开关攥自己手上就别拿市场说事。号不准脉开不对方子只能这样…"
2.皮海洲则发文批驳:其实,所谓发行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就目前的A股市场来说不过是一种伪市场化而已。目前A股市场并不具备市场化的土壤(意思是没有民主/没有舆论监督的一党专政下...),不仅缺少市场化的制度体系,更缺少与之对应的法律体系;不仅投资者不成熟,就是管理层、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都是不成熟的。所谓市场化,无非就是推卸责任的一个借口而已。
而且,目前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只是一种选择性的市场化。凡有利于新股发行的,就列入到制度中去了,相反,对于不利于新股发行的,则予以屏蔽。以投保局提到的八菱科技、朗玛信息、海达股份中止发行案例来说,这本来是市场化的成果,但监管部门却用二次发行来否决了这一市场化选择,从而使得中止发行失去了意义。并且,尽管新股发行高举市场化的大旗,但发行市盈率却远远超过二级市场股票的市盈率水平。尤其是那些投资基金,哪怕冒着亏损的风险也要将一级市场的新股搬运到二级市场中来,成为IPO的托儿,这是真正的市场行为吗?
3.财政评论家水皮对目前A股市场走势是真市场化有所总结,市场才是称重机,一切都得市场说了算。他说:中国股市有多少次轮回就有多少个所谓的市场底,但是哪一次的底都没有像2132.63点这样的性感,因为这个出现在 2012年1月6日的底被圈子里的很多人称之为"钻石底",言外之意,这不但是个底,而且是超值的底,是一个像钻石般充满了魅力和吸引力的底,也是一个比铁底、钢底、银底或者黄金底都要硬的底,是一个难以砸破的底。
答案可能出乎极大多数人的意料,打破"钻石底"的力量恰恰来自于大家寄希望护盘的蓝筹股,尤其是银行股。这多少有点讽刺意味,这至少说明三个靠不住,一切都得市场说了算。
一是郭树清主席的判断靠不住。2月15日,郭树清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表示,目前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只有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这意味着即时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8%左右。郭树清的讲话被称为史上最牛的股评。估值和价值并不是一回事,和价格就更不是一回事,;例如工商银行,目前动态市盈率只有5.3倍,中国银行只有5.1倍,而很多中小银行股快跌破4倍PE了,股价照样跌个不停,一切都得市场说了算;
二是社保基金的入市靠不住。社保基金的资金在入市一直是市场的炒作热点,前段时间地方社保资金委托国家社保基金操作成为热门话题,甚至社保新开6个组合投资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入市不等于坐庄,抄底不等于推高,指望社保基金与保险资金看准市场之底太不靠谱,一切都得市场说了算;
三是汇金公司护盘靠不住。汇金历史上有两次护盘,2011年10月宣布增持工、农、中、建股票是第二次,宣布护盘的时候,上证指数在2338点,构成了所谓的政策底。政策底不是市场底,一切都得市场说了算。
此也证明了市场是无法预测的,无人能预测到底与顶的,否则,不是上帝就是骗子,呵,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0d8d001016303.html
【请留意下面的评论,其实是对上文的继续与强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