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危机下为何还重仓周期性的富国银行?
(2012-06-28 11:14:46)
标签:
股票 |
分类: 巴菲特理念 |
巴菲特2011年的身家是390亿美元,其伯克希尔2011年底对富国银行的持股增加到3.83亿股,市值117亿美元,继续坐稳富国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宝座。去年第四季度富国银行股价累计上涨23%。伯克希尔公司661.52亿美元的美股投资组合中涵盖34只股票,但前10大重仓股占95%,而前5大重仓股占75%左右【前五:可口可乐,IBM,富国银行,美国运通,宝洁】。
【至 6月27日收市,富国银行股价32.73美元,总市值2035亿美元,市盈率11.26倍,市净率近1.2倍,每股收益2.91美元】
巴菲特曾两次大规模投资富国银行,而且都是在银行业大环境出现恶化之际出手的,第一次是在1989年至1996年之间,第二次则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至今。
1989年巴菲特第一次购买富国银行之后,恰逢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危机,令巴菲特的投资举措受到质疑,1991年富国银行不良贷款拨备高达13亿美元,是1990年的4倍之多,而1992年不良贷款拨备仍高达12亿美元,这令富国银行的利润较1990年下滑近7成,但巴菲特仍然在这些年份持续买入富国银行,"人取我弃、人弃我取"最终让巴菲特收获了果实,巴菲特第一次购买富国银行的累积收购成本是4.63亿美元,至2004年持股市值增长至35.08亿美元,十年收获了6倍多的利润。目前持有市值125亿美元左右。
巴菲特的第二次购买行为08年底到现在,虽然尚未结出硕果,但是人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巴菲特栽种的理由。富国银行总资产在美国排名第四,但股票市值却排名第一,为何在金融危机中受损失较小?原因是富国银行"净息差"收入稳定,而且"净息差"以外的收入波动较其他银行小得多,前者是因为富国银行零售业务和存款基础好,后者则是由于富国银行经营上的保守反而令其躲过了金融海啸一劫。
现在国内银行股估值偏低的根源,分别是预期不良贷款率上升和持续再融资,这与1989年至1994年期间美股投资者对于银行股的评价类似;其次,巴菲特购买富国银行的PE平均在10倍左右,PB则最高至1.54倍,这比现在国内银行股的估值水准高近一倍。
投资者是否想过目前银行股的估值水平中已经包含了多少利空因素?在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观?银行在中国已经成为夕阳行业了?在美国有上百年历史的银行业能给巴菲特带来巨大的投资收益,而在中国却找不出一家具有投资价值的银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