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昨夜不只是一场暴雨!
(2012-07-22 14:13:08)
标签:
北京
暴雨
城市
下水道
排水
降雨量
预警
违章停车
罚款
杂谈
|
分类:
自言自语
|
昨天7月21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北京遭遇入汛以来首场暴雨,暴雨时间长、强度大,为60年来最大。截至7月22日凌晨2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雨量。有10人在北京大雨中丧生,截至22日1时30分,各山区县共组织14152人转移。
北京,一国之都,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封建王朝的建都史。自元明清以来,即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种种社会资源和价值体现的核心代表。然而这几年,暴雨接连而至,一场大过一场,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直到昨夜的60年一遇!整个城市都瘫痪了,2000余万人口受到影响,1.5万人被转移……笑话啊?笑话啊!
数百年土木兴建的封建王城,经历了历史的淘洗,依旧岿然不动。三十年现代化建设的国际都会,在年复一年的暴雨中,哽咽的上气不接下气。
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龙应台曾说: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因为“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了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
要发展,要进步,难道真的是今不如昔,江郎才尽?掌握了科学技术,能够飞天探海的现代人,还不具备古人一把土一把泥的手艺?肯定不是的!因为要面子,更要政绩。于是乎,不是不能做,根本上,就是不想做!1862年,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有时候,GDP算不上什么东西,文明的差距,很可能只差了一条下水道而已。
最后,昨夜暴雨以及今日善后有几个不能释怀的现象,今天很快在网上也被总结了下:一是预警机制没真的预警;二是应急机制启动缓慢;三是机场高速对自发接滞留旅客的车收费;四是政府机构、公共建筑没有开门为被困者提供庇护;五是很多被主人暂时停在路边的车被贴上了违章停车的罚款单——类似于趁火打劫。
虽然一切不是笑谈那么轻松,但是除了哑然失笑之外,还能做什么?还能说什么?当以沉默面对现实的时候,一部分勇气已经悄悄死去。
北京,昨夜不只是一场暴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