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弓支撑理论的自我实践

标签:
fitting足弓支撑骑行垫片脚麻 |
分类: 公路车fitting |
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发公路车手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roadbikehengshui
之前发了一篇《打破fitting迷思之五:足弓支撑》,相信很多朋友也认可了足弓支撑对骑行的重要性。但是购买专用鞋垫毕竟价格过于昂贵,有没有经济实惠的方法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在Steve
hogg先生的原文《foot correction part 1 arch
support》中提到了,在使用esoles鞋垫时,有一小部分人在使用了最高等级的黑色支撑垫后,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支撑效果,这时可以在支撑部位粘一条用过的把带。我们能否在普通骑行鞋的鞋垫下方粘把带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来重温下足弓支撑的原则,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达到足弓支撑的目的,以下两点原则是必须要遵循的:
一、当站在骑行鞋中的时候,足弓部位感觉“温和的刺激”,那种感觉应该是“有一点不舒服”,“有东西在那里”。当你跨上单车,骑行10分钟到30分钟以后,这种感觉应该消失掉,足弓处不应该再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样说可能很模糊,但尝试以后你应该能很快的确定这个感觉是什么。
换句话说,如果你站在鞋里却感觉不到对足弓的刺激,说明支撑度还不够,如果当你骑行了100公里你仍然感觉足弓那里塞着一块大石头,那说明支撑的过分了。
二、两个脚的足弓,也许会需要相同的支撑高度,也许差别很大,但是站在骑行鞋中的感觉应该是相同的。
当你正确的进行了足弓支撑的设置后,在骑行中,你会明显的感觉到“双脚的存在”,神经功能也会得到改善。
本人属于足弓比较明显的,我是用的是sidi ergo 2锁鞋,把带选择的是闪电specialized
roubaix,用透明胶带固定。第一次垫了两层把带在鞋垫下方,具体情况如下。
弄好后站在鞋里感觉左脚感觉不是很明显,右脚感觉咯的很厉害。于是左脚又垫了一层而右脚根据感觉把形状修剪了一下。经过40公里的试骑发现无论左右脚在骑行时都能明显的感觉到足弓处的支撑,按照原则,显然过度支撑了。
又经过几次修剪和试骑后,左脚需要两层把带的支撑,右脚也需要两层,但是把带的宽度需要比左脚小,而且位置和左脚也有所不同。下图是第二次确定下来的结果。
第二次修正后,左脚基本上没有问题,伴随几年的左脚前脚掌麻木(hot
foot)问题得到了解决,膝盖疼痛也奇迹般有所好转。但是右脚仍有略微的支撑过度感,而且踩踏受力集中在脚掌外侧。于是进行第三次修正,主要是对右脚进行修正。结果如下图。
第三次修正后,右脚的支撑过度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踩踏受力集中在脚掌外侧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12月18日更新:今天在骑行台上骑了1个多小时发现第三次修正后左脚的支撑还是略有些不够,骑行1小时后还是有麻木感,而右脚的支撑略有些多,还得进一步调整。然后等esoles到了以后对比一下。
12月23日更新:上周末对足弓支撑进行了第四次的调整,右脚足弓后部有一点“咯”的感觉,右脚后方去掉约5mm的一条。而左脚根据上次的测试结果又增加了一层,两层宽的加上一层窄的。调整后骑了2次共80公里。这次左脚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只剩下右脚外侧在最初10km有轻微发酸的感觉。10公里后消失。估计接下来需要用垫片调整了。足弓支撑的高度基本合适,达到了“温和刺激”的程度。站在鞋里有支撑感而骑起来感觉就会消失掉。
第四次调整后照片
右脚支撑片后部剪掉5mm
左脚又加了一层 一共2.5层
第五次调整:2013年12月29日更新:今天骑行前在右脚前脚掌外侧粘了一条把带,为了平衡外侧过多的受力,经骑行测试,感觉非常好。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左脚在2小时以后出现足弓支撑部位痛感,需要进一步降低支撑高度。29日骑行总结
进一步调整,左脚前后减短支撑长度,去掉之前加上的0.5层。30公里测试无问题。
写在最后的话:中国有句俗话叫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大家不应该过分迷信专业fitting为你做出的调整,尤其是脚部,因为除非经验十分丰富的技师以外,脚部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长期、多次并细微的调整是接近正确的唯一途径。最后祝大家能够快乐骑行,健康骑行。
后一篇:2013年年终骑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