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荣格是以集体无意识的发现为其突出贡献的,而实际上,荣格的心理学构造起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的完整的大厦。在这个大厦中,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这三个方面成了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支架。在人的心理中,人格作为一个统一体,被荣格称为“精神”,这个精神包括了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包括了所有的意识和无意识。荣格认为人格从结构上说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荣格心理学中的意识是通过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这四种心理功能的应用而逐渐成长的,在这四种心理功能外,还有外倾和内倾两种心态同时决定意识的方向。人的意识可能在出生前就产生了,之后不断发展。与人的意识发展的同时是人的个性化的过程。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富有个性,变得与他人不同,这就是个性化。荣格认为个性化和意识在人格的发展中同步进行,意识的开端同时也就是个性化的开端,在这种意识发展和个性化的过程中,产生出了一种新的要素:自我。
自我对于荣格来说在心理总和中只占一小部分的比例。这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而荣格的人格结构却是由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组成的。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超我作为一种社会外加的意识,起到的是抑制无意识的作用,自我作为人格中起关键作用的层次协调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而在荣格的理论中,自我甚至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而且无意识的内容占据着更大的比例。
尽管如此,在荣格的心理学中,自我担负的任务也同样是重要的。自我作为意识的门卫检验和选择着观念、情感、记忆、知觉等内容,决定着它们是进入意识还是被拒绝。比如一个人是情感型的,自我就会允许有更多的情绪体验进入意识;而一个人是思维型的,那么思想就会更多地被允许进入意识。但如果一种表象或记忆引起的是焦虑的体验,那么它们便会被自我拒绝在意识之外。另外,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自我,将会允许较多的东西进入意识,而强烈的体验也可能由于它的强烈而攻破自我从而进入意识,微弱的体验则可能被自我成功地拒绝。当然,那些被拒绝的、没能进入意识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消失,它们被保存在荣格所说的个人无意识之中。
荣格的心理学中自我之所以作用重要但所占心理内容的比例较少,根本上是因为荣格的心理学和其他所有的精神分析理论一样,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学,只是相对而言,荣格对无意识的理解更为复杂,对无意识的作用力更为强调。荣格由于是医生出身,所接触的多是病人,因此他更为关注无意识的力量对人的作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荣格的无意识的理论,也早已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几乎对人类精神的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荣格的荣耀,也是心理学对人类思想发展的贡献。
但是从人的心理的更大范围看,荣格的心理学似乎过分强调了无意识的作用,而对意识的作用则关注不够。事实上,从健康人的角度看,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意识起到的毕竟是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的自我,也许不仅仅是意识的门卫,它可能是意识的主体的部分,甚至就是意识本身。一个人的意识的发展,其中核心的部分,可能就是自我的发展。而人类的社会组织、制度、价值观念、道德法律等等,也无一不是自觉意识的产物。
从心理学的理论来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理论中图式的概念与人格发展中的自我概念在功能上非常接近,也可以说自我就是人格层次中的一种图式,但这种图式理论强调的恰是意识的发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理论,正是一种意识发展的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更是在意识的层次强调了自我的作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自我裹挟着一切力量,从低级的层次,朝向自我实现。
心理学在意识层次的发展并不会抹杀荣格无意识理论的巨大贡献,各种理论的相互映照会让理论的特点呈现更清,也让我们对自我、对人类心理的奥秘洞察更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