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心理学看人的不确定性

(2007-12-08 17:01:46)
标签:

知识/探索

人的不确定性

哲学人类学

心理学

    兰得曼的《哲学人类学》引用过尼采的一个警句,大意是说,“人是一种未经确定的动物”。人的不确定性,使人从一开始就成为一种不完备的生命,这是人的缺点,但是同时,这种缺点又是人的优点。不确定为人的自我创造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一个人的成长的过程,正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虽然哲学人类学站在哲学的高度,看待作为一个生物种群的人类的创造性,但同时,这种哲学的阐发对于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生命个体的自我塑造,也是极有启示的。

    一个人从婴儿开始,作为生物的人,只是具备了生命体的基本的形态和构造,是躯体的成长,使这个人逐渐获得了体质上的成熟。但与所有动物不同的是,人的生命在身体成长的同时,他的智慧,他的心理也在同步成长。可以说,体质的增长,只是完成预定的生命体的目标,而心智的成长,却赋予了人以成长的无限的可能性。人的生命,因为心智成长的不同而不同,因为心智质量的高下而显出生命质量的高下。

    在心智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初始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个幼童在初始环境中养成的习惯、个性、品德,几乎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即使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初始的养成,也会给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和人生取向刻下深深的烙印。正因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甚至认为一个人成年期的心理创伤可以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病因,甚至重现童年的创伤经历即可治愈心理疾病。

    行为主义心理学更是将环境的作用看作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华生的“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将之培养成各种各样的人”虽是一种极端的言论,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环境力量的重要。一个婴儿的身体是朝着生命体预定的目标生长的,而一个幼童的心智却可以因为早期教育的不同而变得完全不同。所以教育是心智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

    人的不确定性使环境力量能够对成长中的个体施加尽其可能的影响,但是从别的理论来看,人终究不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想象的那样是一张白纸,可以图画任何想要涂写的东西。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理解人的不确定性的话,精神分析认为人的行为受内驱力的影响,外来的力量起到的只能是抑制内在力量的作用。弗洛伊德将人看成是受本能驱使的,但另外一面,来自社会的伦理道德等可以通过自我的协调作用而抑制本能,从而在总体上让人达到心理的平衡。荣格则认为,人的心灵深处的无意识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们有些可以让一个人充满生气和创造力,而有些则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诡异和偏离正常。

    与荣格在无意识层面的推论有些近似而又有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从意识的层面来阐发人的创造力。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看待人的不确定性,则人的不确定体现在人的心灵可以通过人的自主的作用而持续地成长。这种理论也与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不同。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不确定可以体现在环境力量可以将人塑造成环境所想要的那样,而人本主义则认为是人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他想要的那样,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人就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

    关于人的成长和创造的理论在心理学里还有许许多多。比如新精神分析中还有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的一生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可变性,人的发展是终身的发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理论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等等。总之,人类学是从种族或者民族的角度,来描述人类发展过程中过去存在的特点,已经发生的形态;哲学则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反思人类的过去,探索人类发展的未来的方向;而心理学则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探究人类个体的心理特点以及个体发展的可能性。人的不确定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则个体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多样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