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心理学看理性和非理性

(2007-10-17 07:35:13)
标签:

知识/探索

非理性

理性

心理学

哲学

意识

无意识

    理性和非理性是一对哲学概念,也是一对生活概念。在哲学上,理性是自古希腊开始的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而非理性是现代西方哲学对理性传统的一种反动,或者说,是对人类精神和西方理性传统的一种重新审视。而作为一对生活概念,理性经常被看作是理智,是被肯定的一种精神内容;非理性,常看被看作是缺乏理智的表现,是一种被否定的精神内容。那么心理学是如何看待理性和非理性的问题的呢?对理性和非理性的理解在心理学中与在哲学或生活中有多少异同?本文就一些相关的概念,作简要的解读。

    心理学在它的创生之时,是以意识作为研究的内容的。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其时,冯特与铁钦纳等人的心理学,在哲学还原论的影响下,试图找到构成人类心理的基本元素。他们的心理学,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此后,心理学围绕着人类心理是一些基本元素的组合,还是整体的功能呈现展开了争论,直到精神分析将无意识作为探讨的中心,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才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属于非理性的内容是无意识。无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是被压抑的本能的欲望,但是因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驱使,所以无意识又是人的行为的强大的驱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不断对无意识的本能加以抑制,才达到现代的程度。如果以弗氏的人格结构来比照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容的话,那么他的人格结构中“本我”即是非理性的内容,而代表人类道德的“超我”即是理性的内容。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理性不断压制非理性的过程,弗洛伊德的这一见解与人们对历史进程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

    生活中人们对非理性的态度,与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作用和地位的阐述,基本上是相似的。生活中人们常把理性与感性相对,把理性称为理智,而把感性看作感觉、感情等内容,理智是受到肯定、推崇的,而感觉、感情等则被认为是浅层的、不可靠的内容。只是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不能总是做一个理智的人,反而常常被感觉、感情这样的东西所左右,以致失去对自我的把握。而弗洛伊德则解释说,那便是无意识的作用,无意识虽然被意识压抑着,但它处在人类精神的深层,是行为的源动力,它有着比意识更为强大的力量,只要有机会,就会冲破意识的控制,向外显露。

    在哲学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地位经历过多次的此起彼落。西方理性的源头在古希腊,理性作为与巫术宗教相对立的力量,是人的自我力量的一种体现。而在中世纪,神性的光耀笼罩了一切,理性完全听命于神性,理性只能在神性的许可范围内潜滋暗长地前行。到近代,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人类从自己的身上看到了理性的巨大力量,于是,似乎在一个瞬间,人类由对神性的依赖转向了对理性的依赖。一部西方近代史,几乎就是理性崛起和膨胀的历史。几乎无所不能的理性在世俗的领域里让神性的光芒完全转移到了人的身上,人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而且不断地创造神话。这种依赖理性而生的创造,使理性的地位上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是理性的单极增长使人类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失去了平衡,一方面,人越来越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束缚,人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理性而生的技术使人类将自然放在对立的位置,人对自然的无限止的榨取使人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许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人由于自我的强大力量而将原先对神的崇拜剥去,结果人们发现,逐走了神的日子并不是美好的开始,人因为失去了对神的敬畏而变得为所欲为,人因为心灵无所依傍而孤独得绝望。于是,从理性的膨胀开始时就同时产生的对理性的怀疑就上升为非理性的潮流,在哲学,甚至在整个思想领域迈越理性的堤岸。非理性,几乎成了现代哲学和现代思想的主流。

    非理性的上升并非是对理性的扬弃,非理性是在更大的框架内对人类精神作更完整、更全面的审视。非理性的哲学在矫枉过正的同时,无疑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影响,因为弗洛伊德告诉人们,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人类的行为受到更深层次的无意识的支配,人的原始本能不断地要冲出意识的控制,人在失去控制的那个时刻,完全可能成为十足的禽兽。人类的现代史正是印证了这样的见解。于是对理性和非理性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就成了人类继续向前的必然。

    而另一面,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层面对非理性的贬抑也因荣格的新精神分析理论而得以改变。在荣格的理论中,无意识并不完全是负性的、毁坏性的力量,甚至人的最原始的动物性也并不只是一种与文明相对立的力量。无意识在荣格的理论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们是生命的创造力,人因为诸多无意识的存在而充满了生气和生命的活力。比如原生态的东西或者人的原始的野性常引起我们的认同甚至赞美。所以非理性与理性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合理地利用非理性的力量,将非理性与理性汇合成互补而又朝向同一个方向的力量,人就会因此变得更有生气、更有力量、更为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