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又翻到了六月份,按照有关部门的惯例,一年一度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将在这个月公布于众。
退休多年来,虽说对每年的调整不抱多大的期望,但总想能多加个“三五斗”,改抵御市面上的物价上涨,但每次都看不到什么希望。
我是企业退休的,大学学历,做了几十年的企业管理,收入也算不错。2008年退休那年,我的薪水达到了一万五千,在当时是属于不低的收入了。想不到退休后收入断崖式下跌,两千多一点,只有原来工资的百分之十几,落差之大,出乎意外。不得不依靠继续打工,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我的一位同学,一起当兵,一起复员,一起退休,不同的是他是公务员身份,在职时他的工资只是我的一半还不到,退休金却比我要多出1000多大洋。一晃十六年过去了,去年的同学聚会,说起养老金水平,他已经是一万五了,几乎翻了五倍。而我40年的工龄只有六千多一点的养老金,在上海地区只能属于中下水平。
同一小区里,有几位在部队招待所做杂工的退休人员,没什么文化,三十年左右的工龄,因为属于事业单位,这几年的退休金调整也是蹭蹭往上涨,跟我差不多了。
退休待遇的双轨制,体现的是退休前体制的不同,计算方法不一样,调整方法不一样。创造财富的企业退休竟然比依靠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差距那么大!
难怪现在大学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是考公,退而求其次则是事业单位,铁饭碗、福利待遇好,退休了养老金还比别人多一大截。企业只是最后的选项。
长此以往,国家还怎么发展?没人愿意进企业,财富靠谁来创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