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点
(2022-04-23 13:42:48)分类: 流淌岁月 |
我的泪点不低,或许与我是个成熟的男性、是个理性的人有关。成年后,除了家人去世流过眼泪,泪腺基本就是关闭的,哪怕生活中遇到再大的难处,始终硬扛着,没流过一滴泪,属于那种宁愿流血也不流泪的男人。
老伴则相反,她是个感性的女人,看看电视剧,也会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感动得泪流满面,哭得稀里哗啦。我有时会调侃她,那是编书的文人胡诌出来忽悠人的,你还真当回事?她抹了把眼泪冲着我说,你有本事赶明儿也去编个故事!
不过,在这个春天里,我的泪点突然就低了下来,低得不可思议,因为这座城市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这些事的主人公都是普普通通的市民,他们在突变面前显得无力、无奈和绝望,有的甚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一位孩子的母亲,老人的女儿,才三十多岁的女人,为了给远在十多公里之外没有食物的父亲寄去一些食物,又仅仅只给了快递小哥200元的小费,竟被网上潮水般的口水活活“淹死”!还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小提琴演奏家,患急病急需就诊,因为没办法“符合”就诊要求,转了几个医院求医不成,归家后,从自家楼上纵身一跳,结束了生命!都是活生生的人,好死还不如赖活哩!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走上这条路?看着看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像开了闸门似的扑簌簌流了下来。
一位媒体工作者,现投身公益事业,在即将离开这座城市时,恰逢封城,于是就留了下来,接下去她所遇到的不可思议的事几乎让她崩溃,她为这座城市拉来了十几吨的物资援助,在她最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人为她“网开一面”。不仅是她,她所认识的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无一例外都疲于奔命、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莫桑比克做生意的老林,一位小有钱财的福建人,得知老母病危,万里迢迢回国看望,飞机到了这座城市按规定先隔离14天,等隔离结束,城市封了,出不了城。医院核酸检测呈阳性,红码,换了个医院,说是假阳性,接下来就悲剧了,医院去不了,旅馆不能住,所有店铺关门,求助110 ,警察也无能为力,夜间只能睡大马路,四月初的天气凉飕飕的,坐在墙角簌簌发抖,巡警拿着警棍把他当做流浪汉驱赶。远在老家的女儿用手机花高价请本地的快递小哥为他送来被子。天亮了,自己还活着,城市还是死的,一位好心的大姐送来了一份饭,饭菜的香气让他感动了半天,他不缺钱,口袋里装的是美金和人民币,可有什么用,跟废纸一般。当然最后老林还是回到了老家,老母亲已经咽气了,临死都没能见上儿子一面。
故事很离奇,却不是哪个文人编出来的,再有想象力的小说家也写不出这样的剧情,21世纪的都市让人变成了鬼。
读着这些故事,我的泪水又开始哗哗地直往下淌,
从方舱医院回到家后,前天整理冰箱,冰箱里塞满了老伴在封城前抢购的蔬菜,在冰箱里放置了二十多天,大多已经烂了,不能吃了,我只得一袋袋往垃圾桶里扔。一边扔,泪水又不听话地流了下来,为了抢购这些菜,老伴被病毒感染,最后菜没吃到一棵,全扔了,人还在医院里躺着。你说这是哪门子事!
以前读《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流泪的桥段,还讥笑曹雪芹胡编,现在轮到自己,扔菜不也流泪了!林黛玉哭得不是花本身,而是花背后的故事,我也不是为菜流泪,我想到的是菜背后的故事。
这座都市的春天发生的故事实在太多,太不可思议,不近人情。我才发觉不是我的泪点低了,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