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日记(第六日)
(2022-04-08 10:37:36)分类: 流淌岁月 |
昨夜十一点,刚睡下去一个小时,门突然被打开,顿时病房里灯光通明,一个大白手拿着测试试管,叫嚷着,15床、18床,核酸取样!15床是我的床位号,18床则是与我同时进来的病友。按照原先的程序,轮到我们做核酸测试还得过两天,我边张开嘴,边嘟囔,不能早点吗?半夜三更,还让不让人家睡了!
嘟囔归嘟囔,心里其实明镜似的。就在吃晚饭的时候,收到一位朋友发来的紧急文件,是市卫健委签发的《关于开展感染者核酸检测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收治单位今天(4月7日)对全部收治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对符合出院标准的立即安排出院,对连续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的,立即解除集中医学观察。通知还要求,采样结果必须于当日24时前报出。
上海的疫情益发严峻,从破万到2万,只用了4天,几乎是几何等级的跳跃式增长!患者人数已经超过了12万!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医疗资源严重短缺,数以万计的确诊者和无症状患者还滞留在社会上,有的在集中隔离点,更多的还居家隔离。卫健委要求加快病房周转率的迫切性是可以理解的。
上海从抗疫优等生“沦落”为劣等生,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昨天看到一份未经核实的所谓“内部人”透露的资料,我认为有几分可信性。上海尝试在走一条既不躺平,又无法清零(因为清零的代价太大)的第三条道路,试图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胜利,具体做法是,无症状患者居家隔离,医疗机构只收治确诊和病情严重的,用轮番核酸测试替代封城。如果成功了,既可继续保证上海的经济发展不受影响,又可以为国家趟出一条新路子。遗憾的是,想法是好的,结果是残酷的,因为他们遇到的对手是奥密克戎,是一个无比狡猾的家伙,这家伙几乎是无缝不钻,居家隔离更是给了它充分发挥的空间。
无数教训证明,居家隔离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居家者只有一人,无人可以传染;第二,如果家中还有其他未感染者,还必须有一间有独立卫浴设施的房间,可以保证病人与其他人充分隔离。否则就是居家隔离,举家感染!可惜制定政策的人连普通上海人的居住条件都不了解,难怪出此昏招。
除了这一昏招,还有一个昏招,那就是一出台就被人诟病的鸳鸯封城,封城后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落实了吗?没有!于是就出现了一幕幕的抢菜,抢购生活用品,引发又一轮的疫情高峰。如今早已过了浦东、浦西解封的时间表,但是“区域静止”还在继续,不少人爆出家中已经断粮了。
昨天上海公布处理了两名公职人员,一名是疫情防控中不担当、不作为;一名则是疫情防控工作管理中管理不严、处置不力。都是基层的管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