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立意,发展思维,方显课堂精彩
(2016-10-30 19:29:37)
标签:
教育 |
能力立意,发展思维,方显课堂精彩
——北京五中分校听课札记之一
岳亚军
教学内容:主要气候类型;教学时间:2016年10月27日;执教老师:北京五中分校马晓海。教师教龄:10年
教学目标:
1.
2.
1.
2.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要求学生看图识天气。
,
二、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指导:
读图方法指导
1.
2.
教学归纳:判断气候带的标准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根据判断标准进行练习P19基础练习,发现新问题:以温定球。因为南北半球位置不同,要注意气温曲线和降水量的变化。
三、根据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
温差﹥15°(大)<15°(小)
①
②
这是一堂注重学法指导和思维培养的地理课,是近年来较少听到的,以能力立意,发展思维的好课。我虽然不是地理学科的教师,但觉得以能力立意的地理课堂应该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学生获得由图的具体直观观察到形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学生获得时空的立体转换能力。
上好能力立意的地理课,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相关知识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二是教师能创设基于能力提升的学习情境;三是教师必须具备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的强力倾向和能力。
这堂课的教学,教师的以下做法值得肯定:
第一,教师在确定能力目标的时候,能比较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也能认识学生在地理认知上的心智差距。第二,创设了三个发展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而且这三个情境体现了由易到难的思维发展进程。第三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第四,教师能帮助学生进行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能力的培养。第五是教师能注意多样化学习方式的结合,例如个人自学,同桌互助,小组交流,讲授示范后的自主学习等。整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比较高,思维也始终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第六,清晰的板书,建构了气候知识的系统,有利于学生知识学习的网络化。
这堂课也有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教师能知道学生在地理认知上的心智差距,但是没有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课堂上有一些同学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对这些学生提供帮助。第二,北京中考改革将地理学科加入考试科目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放心经常显现,有些地方讲得过细,反而引起了学生的思维混乱,有时将能力提升问题在得不到自己理想的答案之后降格为知识问题,经常提醒将结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