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石头是历史—兴隆雾灵山清凉界碑文

(2014-10-23 09:58:23)
标签:

雾灵山

清凉界

刘伯温

摩崖石刻

碑文

分类: 看世界-驴行纪事

http://s14/mw690/001a0J4mzy6N2aAvkp76d&690
雾灵山清凉界碑

http://s11/mw690/001a0J4mzy6N26nhx1w0a&690

雾灵山清凉界碑

http://s3/mw690/001a0J4mzy6N26mbElQ32&690
雾灵山清凉界碑

雾灵山清凉界碑又称大字石,是明代摩崖石刻,位于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050米阴坡,正中六个大字霧靈山清涼界,每个字约4平方米。

    大字石为天然花岗岩,是冰川漂移搬运的产物,呈卵圆形,高28.4米,宽30.8米。在大字石周围还分布着霧靈真境羊腸鳥道霧靈山等明代摩崖石刻群。

    大字石上明代摩崖石刻为三次石刻所存留印迹,前后相隔200多年。正中六个大字为洪武四年(1371年)刘伯温题字,左侧小字为万历三年(1575年)李逢时刻字,右侧小字为崇祯八年(1635年)刻字。

    民间传说中明代开国军师刘伯温料事如神,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刘伯温巡视曹家路,在雾灵山看到一块巨石,断言此石乃凉热之界石,题字霧靈山清涼界,有好事者刻大字于巨石。

    隆庆年间蓟辽总督潭纶(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就是不如下属名气大)监造长城,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潭纶等文武官员视察曹家路长城防务,瞻仰大字石,题诗留念。后来,永平游击李逢时拍马屁,将题诗刻字于大字石,这是第二次刻字。

    崇祯年间,蓟镇总兵杨嘉谟验收大沟长城工程,捎带着游山玩水,瞻仰大字石。狗尾续貂,刻字以示到此一游,这是第三次刻字。

1、第一次刻字

洪武四年(1371年),刘伯温巡视曹家路,看到这块巨石。刘伯温观天象、勘地理、查物象,断言:此石之上,气候变凉,农作物不宜生长;此石之下,气候温暖,农作物宜生长,此石乃凉热之界石!

刘伯温题字霧靈山清涼界,刻字于巨石,即后来俗称的大字石。

2、第二次刻字

隆庆二年(1568年),蓟辽总督谭纶上疏朝廷,建议戚继光来蓟镇,保卫边境平安。朝廷命戚继光为蓟镇总兵,主持边境防务。1569年,戚继光重修长城。曹家路(地处雾灵山脚下)既是交通要道,又是边塞重镇。1572年,戚继光在修完部分长城后,组织了一次军事演习,邀请兵部尚书谭纶、阅视侍郎汪道昆、蓟辽总督刘应节等前来视察长城防务,游览了雾灵山,题诗赞美雾灵山风光。

1575年,永平(今卢龙)游击李逢时将出游官员的名讳及诗作刻于大字石左侧,碑文如下:

兵部尚书谭纶,阅视侍郎汪道昆,总督侍郎刘应节,巡抚都御史杨兆,总都督戚继光,兵部郎中左兴,户部郎中侯治国,兵部副史王一鄂,协守都督张臣,分守游击任良相,分守游击李如梗。

明万历三年五月初五日,曹家路,永平李逢时刻石。

尚能分辨清楚的题诗:

刘应节:山盘大漠郁苍苍,为问虚踪到上方。天地三千开世界,华夷万里见封疆。芙蓉半插青云色,薝卜时飞花雨香。身在招提犹是幻,皈依何处法中王。

杨兆:碧霞栖处一高峰,中有摩尼最上踪。今古变迁馀草树,乾坤俯仰独芙蓉。灵岩月照三千界,慧蝀云浮十万重。彼岸可能容我度,西天飞锡几时逢?

3、第三次刻字

崇祯年间长城维修仍在进行。崇祯八年(1635年),大沟明长城(正鼓楼)修缮完毕,蓟镇总兵杨嘉谟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验收了正鼓楼这段长城,并游览了雾灵山。 仿效第二次刻字,在大字石右侧刻下出游官员的名讳和日期,碑文如下:

崇祯乙亥岁季春吉旦,镇守蓟镇总兵杨嘉谟,整饬密云兵备高斗光,密云户部郎中王徵俊,监视西协军务张升,巡抚顺天都院张鹏云,监视西协军门邓希诏,总督蓟辽军门丁魁楚。

吉家庄守备、黑谷关都司、曹家路游击状元协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